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是繼制造業之后,發達國家的新一輪產業轉移大潮。緊盯產業轉移新機遇,印度的班加羅爾先聲奪人;大連、南京、成都等國內城市緊追其后,競相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成為啟動GDP的綠色引擎。
人才是服務外包行業發展的核心,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具備發展服務外包行業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人才大省”為何遭遇服務外包產業的人才瓶頸?本報刊發的消息《人才大省”遭遇服務外包人才困境》引起了各方關注。如何將人才優勢變為發展優勢?服務外包產業能給城市帶來什么?如何緊抓產業新機遇?本報將就此進行深入探訪。
服務外包?做什么的?
沒有龐大的工廠,沒有轟鳴的機器。當您還停留在疑惑中時,一場新的世界產業轉移大潮悄然而至。
公司和個人幾乎可以把工作包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繼上世紀的制造業轉移大潮之后,發達國家已開始將公司業務中的非核心流程外包到印度、俄羅斯、中國等國家。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辦公室”,知識密集型商業機會浪潮般涌現。
人才,爭搶外包大蛋糕的核心。
從大量需求制造業藍領到大量需求服務外包業白領,產業轉移新趨勢帶來人才需求新變化。
令人心憂的是,湖北服務外包行業正遭遇人才瓶頸。
人才,攸關服務外包企業生死
缺人,我們拒絕了三分之二的單子!”在武漢光谷軟件園舉行的外包企業座談會上,惠普武漢交付中心負責人的發言引人關注。
他介紹,一筆需要一兩百人做的單子,從接單到組建團隊,往往只有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企業難以迅速組建團隊,只能眼睜睜看單子飛走。
面臨人才瓶頸的不止惠普。武漢佰鈞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駿同樣為人才所困:歐美業務部經常為缺人"打架",一個項目沒做完,項目人員就已經被另外項目盯住了。”
光谷軟件園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85%的服務外包企業認為,缺人是企業面臨的主要難題。人才攸關服務外包企業生死!”武漢光谷軟件園副總經理梁勇說,服務外包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產業,缺的不是普通藍領,而是白領。
相對動輒成千上萬人規模的印度外包公司,武漢的服務外包公司不在一個重量級。目前,武漢人數最多的外包企業佰鈞成2200人,其余本土公司大多才一兩百人。
梁勇分析,正是受規模局限,不少企業沒有能力承接國際大單。
一道鴻溝,擺在大學生與企業之間
不可否認,豐沛的人才是湖北最搶眼的名片。
數據顯示,湖北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300多家,高等院校84所,在校大學生130萬人,每年大學畢業生近30萬人,其中軟件、金融、外語、商務等專業畢業生近8萬人,是全國三大人才與智力密集區之一。
如此龐大的資源庫,為何企業仍然吃不飽”?
艾迪系統開發武漢公司副總經理羅忠的苦惱具有代表性。作為一家日資外包企業,艾迪主要承接來自日本的單子,這要求員工既懂計算機,又懂日語,可這樣的人才在應屆畢業生中鳳毛麟角。
不得已,公司請專業機構先給新員工培訓3個月日語;再請公司內部業務人員培訓3個月外包業務流程;最后,讓學生帶薪在團隊見習3個月。算下來,一個學生的培訓成本近兩萬元。壓力太大,沒有單子又養不起人!”羅忠感嘆,公司眼下才90人,去年業績550萬元人民幣,沉重的人才培訓成本讓艾迪遭遇成長的煩惱”。
這暴露出教育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武漢緯創公司歐美業務部主管李鐵軍說,一方面湖北正面臨大量的軟件與服務外包人才缺口,一方面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他說,服務外包人才需要既懂軟件技術、又懂外語,既有一定的項目經驗,又熟悉客戶所在行業的相關知識,是典型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高校軟件人才的培養過多強調理論知識,忽視實踐能力。大學畢業生要經過半年至一年的培訓,才能上崗工作,企業培訓成本大大增加。
楚才回漢”,搭建人才蓄水池”
人才困境的背后,隱藏著令人憂慮的產業危機。醒得早、起得早,但走得慢!”武漢市商務局服務貿易處處長鄭剛認為,外包產業要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迎頭趕上,必須培養一支符合需求的、大規模的國際化軟件人才隊伍,把人才優勢變為發展優勢。
為填平教育與企業需求的鴻溝,一些企業開始了自己的探索。艾迪公司已在江漢大學、湖北經濟學院的計算機專業設立獎學金,由企業出資為大三學生開設日語課,獎學金用于承擔教師講課經費、學生買教材的費用。
為引進中高端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光庭導航數據(武漢)有限公司已啟動楚才回漢”計劃。該公司首席運營官王軍德介紹,他們瞄準的是在外地工作的湖北人或在湖北讀過大學的人,針對他們對湖北的了解和感情,高薪聘請其回漢工作。武漢生活的綜合成本低于一線城市,如果有較好的事業平臺,不少湖北走出去的中高端人才其實更愿意回家工作。”王軍德透露,楚才回漢”計劃中,他們引進了一名在日本工作了10年的湖北人,最近剛組建的一個團隊八成是回流人才。
外包企業的人才瓶頸也開始引起一些政府部門的關注。
鄭剛透露,武漢市一方面對企業培訓外包人才給予一定補貼,一方面正在和一家全國知名的人力資源公司洽談,探索用市場化的辦法,掌握、儲備一批服務外包人才。
在省政府召開的服務外包座談會上,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將研究高校人才如何與企業對接的問題,研究針對服務外包行業的專業設置。
省商務廳建議,省政府責成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辦法,推動高校積極引進服務外包專業課程,創建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構筑我省服務外包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