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產學研全方位合作,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以IT服務外包人才基地為平臺”案例成功入選教育部2008——2010年度中國高校產學研合作十大優秀案例。該案例是寧波城市學院今年抱團”推出的8個產學研聯盟之一。組團建立基于行業的產學研聯盟,已成為該校創新辦學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
薛叢川 劉玲
學生初嘗甜頭
近年來,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實現開放、合作的社會化辦學模式,校企合作經歷了頂崗實習”、訂單式”兩個階段,目前已經進入深度合作”階段。最終,學校做了一個稱職的媒婆”為學生找到滿意的婆家”。學校已與156家企業建立了實訓、實習等合作關系,與50余家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
聞杭佳是該校旅游專業的大三學生,現在的她已是校內模擬企業——飛鴻禮儀公司的副總經理。在今年6月份,該校與30多個高校企業簽訂成立了寧波旅游會展產學研合作教育聯盟”后,包括萬豪大酒店、凱洲皇冠假日酒店在內的多家五星級酒店紛紛向她投來橄欖枝,一下子拓寬了合作渠道。
像小聞這樣因產學研聯盟受益的學生不在少數。該校從服務強校”的戰略高度出發,以產業鏈——行業——專業鏈為主線,聯合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相關中高職本科院校,通過組團牽頭成立了城市園林、旅游會展、創意設計、商貿、寧波南部新城服務外包、鄞州會計、應用外語、中高職合作教育”等8個基于行業的產學研聯盟。
如此大規模的產學研聯盟群整體推出,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并不多見,在寧波高校中尚屬首家。
服務區域產業
考慮到地處經濟強區,該校便充分利用地利”優勢,主動走向鄞州政府和企業,想方設法對接區域產業優勢,爭取資源與支持,提高對屬地的服務貢獻率。
對此,該校信息學院瞄準”鄞州區開放型經濟的新引擎”——服務外包,并于6月22日成立了寧波南部新城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產學研聯盟,讓優質專業對接區域產業、覆蓋新興行業、服務區域經濟,加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聯盟成立后,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IT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專業核心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在校內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緊密型實訓實習基地。
隨后,該校的財會金融學院、外國語學院與鄞州區財政局、外經貿局、科技局溝通聯系,先后建立了鄞州會計產學研聯盟、鄞州應用外語產學研聯盟。以上聯盟將在確定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和學習成果評價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真正實現地方性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
鄞州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成立產學研聯盟,可以利用高校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深化科學決策,著力營造更加適合高校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高校企業對等交流、攜手并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對于企業而言,可以優先享用人才訂單”,優先選擇優秀畢業生,從而提升競爭力。
創新辦學體制 提活力
對于學校而言,產學研‘抱團’能夠扭轉學校專業分散、學科結構失衡等弊端,發揮聯盟集聚效應、凸顯整體優勢。”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潘菊素認為,基于行業的產學研聯盟,可以通過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中高職3+2”合作教育等,開展校企之間、校校之間人才的共同培養工作,加強校企之間、校校之間的人才培養對接,構建實踐現代服務業公司制”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現代服務業人才的需求。
另外通過學校、政府、企業共建共用校中廠”、廠中校”等多樣化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研究所、培訓中心等形式,發揮成員間的資源優勢互補作用,實現資源設施共享,提高辦學效益。
在師資方面,雙方可以建立雙師型”師資專業技術培訓體系。加強職教師資到企業交流、掛職、兼職。建立職教兼職教師師資人才庫。鼓勵企業技術人員參與高校實習實訓、就業指導、人才培養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