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陳鈞 實習生 何清)發展開放型經濟,需要增添綠色新引擎。記者昨日從市服務外包示范區授牌暨三級共建簽約大會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全力發展外包產業,到2015年,外包產業產值要爭取達到1500億元,兩江新區、渝中區、北部新區等18個區縣和開發區成為我市首批服務外包示范區。
服務外包業不受運輸條件限制,適合內陸城市發展,已逐漸成為白領就業的大市場。因此市委三屆三次全會決定,加快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區,把重慶建成外資進入西部服務市場的橋頭堡”,形成新的出口增長點和高端就業渠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服務外包產業取得了迅猛發展。去年我市離岸服務外包協議金額為3.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合同執行金額為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50%。今年1-8月,我市直接離岸服務外包協議金額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205%;執行金額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273%。
同時,我市還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外包產業招商活動,2008年被確認為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來,全市共簽訂服務外包項目1200多個,簽約金額4.8億美元。目前,這些項目均已順利實施,對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副市長劉學普昨日在大會上表示,當前,全市服務外包業務正在加速轉移至新興市場,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是重慶開放型經濟實現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必須加大力度做大做強。為此,市政府制定了相關目標,并將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推動發展。
據市外經貿委主任王毅介紹,到2015年,我市外包產業產值將力爭達到1500億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50億美元,建設超過10億美元的外包基地3個,全市服務外包企業數達到1000家;打造具有千人規模的大型外包企業20家,培育離岸外包執行額上億美元的企業20家、上千萬美元的企業200家,吸引百萬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使重慶成為創業、創新、創富樂園。
為實現這一系列目標,市政府確定在全市設立18個服務外包示范區,并要求示范區成為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先鋒”和橋頭堡”。
據悉,服務外包示范區將實行末位淘汰制,制定專項考核辦法,實行嚴格的年度考核,凡當年服務外包指標任務完成情況處于末位的區縣和開發區,將取消示范區稱號,同時增補其它未被命名但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較快的區縣和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