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依據跨國公司產業轉移理論,伴隨著軟件產業的大量轉移也將帶來以服務外包產業為主的BPO轉移。
最新數據顯示,西安軟件外包業近10年發展迅猛,預計未來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至2013年,將新增15000家IT企業。盡管目前西安軟件外包仍面臨低端化、利潤率低等困境,但世界軟件外包產業的天平正慢慢偏向西安。
協會成立
為提高西安市服務外包產業整體競爭力,推動行業自律,促進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和企業加強聯合協作,維護服務外包企業的合法權益,8月31日,西安服務外包協會在高新區志誠麗柏酒店成立并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西安軟件園當選為副會長單位。IBM、英特爾、富士通、日電卓越等世界500強在內的70余家企業成為會員。
據了解,西安是商務部首批認定的5個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之一,也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
據統計,截至2010年,西安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額達到2.92億美元,同比增長30.11%。目前,全市擁有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已突破1000家,從業人員規模達到9萬人,培育千人以上企業超過10家,承接離岸外包業務的國外市場已達48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和歐洲。以IBM、INTEL、SAP、EMC、香港電訊盈科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全球知名公司先后落戶西安,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13家。目前,西安已經發展成為領先全國的通信軟件研發、金融軟件研發和國際集散控制(DCS)解決方案提供等三大技術服務基地。
占地7平方公里的軟件新城將開工建設,進一步為西安市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西安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志軍指出,西安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示范城市,西安軟件園功不可沒。憑借一流的園區環境與服務,西安軟件園吸引了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入駐,為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帶動了西安市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為了滿足西安軟件業發展的需要,將于2015年全部建成的軟件新城”涵蓋了西安繞城高速以東、西三環以西、科技四路以南、科技八路以北的全部區域。建成后,將側重于吸引和發展軟件研發、信息技術服務、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等方向的企業;業務方面,將為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提供辦公、科技商貿、教育培訓、休閑娛樂和酒店住宿等配套需要。該項目屆時年產值將過千億元,將容納20萬從業人員。
南北皆有BPO
眾所周知,西安軟件園作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和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是西安高新區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的主要承載區。
2011年上半年, 高新區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實現總收入289.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出口1.43億美元,同比增長40.2%;目前企業總數達到980家,從業人員9.2萬人。
業內人士表示,重量級行業精英企業入駐西安無疑將對提升西安軟件產業的環境及其在國內的地位、影響力有巨大推動作用。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是高新區的重點發展項目,十年來保持高速增長。據數據顯示,西安高新區2001年銷售額不足30億,而2010年銷售收入高達450億元,近十年來,持續著每年40%以上的增長率。
得益于多方支持,相關產業人士也對西安服務外包產業信心十足。華為西安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華為在西安的研究所將在三年內從人員、產銷量、業務前景三方面成為國內最大的研究所。在西安研究所人員突破2萬人,在移動通訊和智能手機、寬帶業務解決方案和云計算”等業務上年產銷量將達70億美金,占到華為市場份額的20%。艾默生也稱,在西安成立分公司初期是著眼于做中國國內市場服務的,實際上在運作的第一個月開始,艾默生西安就從事著涉及全球的40余項業務的資源共享平臺,包括研發、售后等。
到2012年,高新區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總收入840億元,出口4億美元,稅收30億元,世界五百強企業達到15家,千人企業達到15家,從業人員15萬人;到2015年,產業年均增速35%,總收入1600億元,出口8億美元,稅收50億元,從業人員20萬人;2020年建成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軟件研發與信息服務外包基地。
西安高新區目標很明確,打造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軟件研發與信息服務外包基地。更重要的是定位于在云計算、物聯網關鍵環節的智慧化應用”以及移動互聯網領域”實現行業戰略突破。
十二五”期間,西安軟件園還將發揮基礎優勢,做大規模,做強板塊,重點做好嵌入式軟件開發,大力發展行業應用軟件,積極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及測試,繼續發展以軟件研發為主的出口加工等產業領域。
在西安北部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已引進世紀互聯、交大博通、啟源軟件、泰克設計、方位信息、北教恒謙、大陸設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企業,預計到2015年將吸引企業200家、實現年銷售收入260億元。
經開區管委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涉及軟件服務的高端服務業在東南沿海城市已相對成熟、日趨飽和,而西安經開區得益于科技人才、地理區位、市場空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西部大開發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中的新興產業高地”效應不斷顯現。
人才培養是關鍵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雖然西安軟件產業獲得較快發展,但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西安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樓文曉認為,西安軟件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不夠強,缺乏核心技術和產品。
據了解,雖然西安市軟件企業較多,但普遍規模較小,一般只有幾十人到幾百人,部分企業苦于無法發展壯大。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缺乏知識技術的積累,是一些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這也造成了這些企業沒有能力去承接大型項目,也錯失了企業擴大規模的眾多良機。
軟件企業發展的核心是創新。”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認為,對于中小型軟件企業來說,如果只是單純去模仿對手的產品,不去思考如何創新,永遠只能是行業的追隨者;只有另辟蹊徑,加大創新力度,企業才能取得長足進步。
在西安軟件企業的業務中,外包服務占很大的份額;面對歐美、印度的大型軟件企業,對于一些大額訂單,中小企業受制于自身能力,往往力不從心,這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西安軟件企業有足夠的潛力和發展空間,要致力于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服務外包產業是一個集勞動密集型與知識密集型于一體的產業形態,它既需要豐富低成本的勞動力人口,同時又要求勞動力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因此,人才是服務外包產業的核心基礎,對于二線城市來說,其成本優勢比較明顯,在成本懸殊不大的情況下,產業發展的基點就落到如何解決有效的人才供給,充沛的人力資源供給是中西部承接服務外包產業的生產力源泉。
三年工作經驗,月薪6000,這樣的待遇在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西安來說,幾乎算得上是高薪階層了。但在高新區一家私企從事軟件開發工作的張志軍對這一待遇卻仍不滿足,目前他正尋覓著跳槽的機會。隨著人力資源成本越來越高,大型企業招聘提高待遇,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比擬,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人才流失,給中小型軟件企業予以致命打擊。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巡視員謝渡嬰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實現3755億元產值,同比增長28.4%,同時軟件外包服務發展也很快,軟件外包服務的出口達到2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6%。
謝渡嬰表示,近年來服務化已經成為全球信息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特別是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迅速崛起的形勢下,加速了新一輪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