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服務外包業務預計占全球的28.7% ,與印度差距正在縮小
我國已成全球服務外包首選承接地之一
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服務外包藍皮書《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10~2011)》日前在京發布。該藍皮書深入分析了全球服務外包發展情況和中國服務外包的總量、結構、監管、面臨風險和發展趨勢等,并提出了提升中國服務外包競爭力的對策。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憑借在宏觀經濟環境、基礎設施、政策支持、勞動力成本等各方面的優勢,承接服務外包的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已成為全球服務外包轉移方首選的承接地之一。
中國迅速發展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發展服務外包奠定了基礎,軟件離岸外包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同時業務流程外包市場在未來也將保持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外包企業開始進入知識流程外包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外包業務中。中國服務外包承接方所承接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地。其中,日本是中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最大轉移方,歐美所占比重日趨增加。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承接服務外包仍保持了較快增長。根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60247份,同比增長142.6%,協議金額20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5.6%。在外包業務中,信息技術外包(ITO)依然是我國承接服務外包的主要方式,占59.3%。此外,商務部數據還顯示,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從2008年的46.9億美元增長至2009年的100.9億美元,2010年將增長40%達到140億美元。
在中國外包業務迅猛增長勢頭的帶動下,我國與印度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藍皮書援引根據加拿大研究和咨詢公司調查數據指出,中國2010年外包業務預計將占全球外包業務的28.7%,達到357.6億美元,雖然與印度所占43.7%的份額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縮小。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業務預計增長30%,而印度預計增長14%。
同時,藍皮書指出,,盡管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起步較晚,但作為全球跨國公司海外研發活動的首選地,我國在市場規模、人才儲備、生產成本、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發展潛力等方面,都具有發展服務外包的諸多優勢,有條件成為跨國公司服務外包的主要承接地。
更重要的是,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也有利于改善我國貿易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拓寬就業渠道,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的經濟發展目標。目前,國外的大型企業紛紛在非核心業務方面選擇采取服務外包的形式,我國也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服務外包的鼓勵政策,這都為我國加快服務外包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最后,藍皮書預測指出,到2012年,全球IT產業外包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而現階段IT和IT類服務占中國出口額的比例僅為3%,遠低于印度的26%。預計到2015年,中國IT產業外包市場規模可追平印度,市場規模達到700億~900億美元;到2011年,IT和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300億美元,在2006年的基礎上翻近兩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