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曾說,競爭性戰略就是要做到與眾不同,它要求企業家表達一種獨特的價值理念。
在中國IT服務業,瑞友科技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不過3年,但她絕對是一個響當當的品牌。這并不是因為她脫身于用友,而是因為她有一個深受客戶好評的獨特的價值理念——個性化IT服務。
主力資金潛伏股票免費看!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會后悔 突發暴漲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個性化IT服務理念的提出,在2007年的中國IT服務業無異于一聲驚雷,讓傳統IT服務模式下的眾企業看到了新方向。有人說這是一場IT服務模式的變革,而它的提出者邵凱更愿意將它視為一次思維模式的創新。這位中國軟件奇才曾是北京一所大學里備受尊敬的老師,1988年丟掉鐵飯碗”在中關村當了一名伙計”,騎著自行車,馱著大機箱,在電子一條街”滿街穿梭。20年多的摸爬滾打,邵凱演繹了一段精彩的程序員傳奇”。
時過境遷,當年的程序員”已蛻變為中國服務外包十大杰出貢獻人物”,從用心經營好一家企業,到引領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邵凱的角色在悄悄發生著變化,而不變的是他身上獨有的那股儒雅氣質,以及言談間透出的理性與穩健。這與4 年前,《中關村》雜志為邵凱采寫封面報道時的感覺極其相似。那時的邵凱因為前瞻性地提出個性化IT服務”理念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4年后,面對熱得發燙的云計算,當眾多同行都在一窩蜂地調整銷售模式、服務模式甚至商業模式的時候,邵凱卻表現出從容淡定,依然堅持他的個性化IT服務”理念。在他看來,企業只有提升了符合客戶和市場需求的服務水平,才能真正具備生存和發展的主動權,整個IT產業才能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才能拓展市場空間、保持可持續發展。
邵凱的這種個性”,令業界稱奇,也讓《中關村》稱道。2011年9月27日,記者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用友軟件園再次采訪了這位軟件奇才,眼前的他添了不少白發,卻多了幾分卓識。
個性化IT服務贏未來
在中國IT市場,如果說80年代選擇硬件,90年代選擇軟件,那么,21世紀選擇的應該是服務。對于希望擁有行業中無可比擬的競爭力的企業來說,一定是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化需求的IT服務。
目前,軟件外包的發展趨勢正從基礎的技術層面的外包業務,轉向高層次的基于業務和產品需求的IT系統建設外包,企業的需求已經從單純的IT技術升級到技術和復雜業務相結合的層面,這就需要IT服務供應商更加專注于客戶的需求。邵凱認為,IT服務供應商要能夠深入理解客戶的業務;要具備強大的IT專業能力;要有快速的響應和反饋能力;要有持續服務的能力;要重視客戶,為客戶著想;甚至要能夠基于客戶需求和IT趨勢進行創新。
個性化IT服務由客戶的業務發展驅動,并受到IT技術的引導。企業客戶根據自己的戰略和業務目標,結合投資和自身參與能力,選擇適合的IT服務供應商,與供應商一起進行IT應用的分析和方案設計,確定最終采用的IT方案,與IT服務供應商組成符合該IT方案需要的共同團隊,在業務需求上以客戶方為主,在技術實施上以供應商為主,進行個性化IT服務項目策劃、開發、實施推廣和后期服務、優化升級等。
邵凱進一步解釋,IT服務供應商要發揮技術引導作用。IT技術進步的目的是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和不斷提高社會生產率。在個性化IT服務過程中,IT服務供應商是IT技術的代表,客戶是需求的代表。IT服務供應商的作用,是配合客戶進行其業務的IT變革分析,配合從不同角度提出IT解決方案,做好客戶IT戰略的參謀,并配合制定IT規劃和技術實施方案。
個性化IT服務的需求主要來自行業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和競爭需要。目前一部分大型中國企業客戶的IT規劃和軟件系統開發等IT服務高端業務,基本被國際IT咨詢公司和跨國IT廠商壟斷和控制。中國的IT服務廠商需要發揮地利優勢、專注服務能力建設和服務質量提高,以爭取更多的國內高端客戶IT系統的建設和維護業務。
價值實現上,在所有的IT相關服務中,個性化IT服務為客戶創造的價值最高。個性化IT服務的客戶目前主要是大型的企業和組織、特定產業的領導廠商,也包括部分新業務模式的初創公司。為了實現IT對客戶業務特殊需要的支持,這種服務一般是由領先IT咨詢團隊或資深個人顧問做咨詢,設計出個性化的IT方案,再由系統集成”團隊和軟件開發服務團隊進行系統的建設和后續的服務。
個性化IT服務能夠深入IT應用實際,引領IT產品和技術的進步。由于個性化IT服務的過程是與客戶的業務和人員緊密結合,因此,個性化IT服務提供者,能夠及時把握任何一種產品和技術的應用效果,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產品和技術對客戶業務提升的價值,同時也能夠確定它們的缺陷和改進的方向。個性化IT服務供應商與軟件產品、軟件技術、硬件產品、硬件技術、標準IT服務供應商、其他IT服務供應商等密切合作,將加快IT使用性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進而引領整個IT產業的技術進步。
中國的IT服務產業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路口,國內眾多IT服務公司面臨著下一步的發展究竟朝什么方向走的問題。我們認為,國內IT服務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個性化IT服務。”邵凱說,個性化IT服務意味著服務供應商需要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有更高的服務能力和專業素質。長遠來看,個性化IT服務有利于中國的IT服務企業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整個產業擺脫處于產業鏈低端的狀態,走向良性健康發展。”
靜觀云計算
與客戶實現雙贏
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給各種組織帶來眾多機遇的同時,也讓它們在戰略、業務模式、經營等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當前固化的信息系統和傳統的IT服務模式,信息化建設如何滿足這種個性、多變的業務?邵凱認為,必須為客戶量身分析、綜合定做,提供面向適合的個性化IT服務”。個性化IT 服務來源于客戶的個性化IT需求,個性化IT 服務能為任何企業建立獨具競爭力的IT系統和能力,并將成為未來國內IT服務發展的方向。”
但多數中國企業對IT服務的認識處于初步階段,中國本土的IT服務能力建設也處于起步階段,大規模的IT服務產業也正在逐步形成,‘個性化IT服務’就是要立足客戶業務需要,深入探索客戶需求,不斷追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提升。”
邵凱進一步闡述,非個性化的千篇一律的IT服務競爭力很弱,等同于某種意義上的分銷”、轉賣”。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服務外包行業興起于做客戶不愿意做的事”,到現今飛速發展的云計算產業,如果企業僅僅停留在最初服務外包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層面,是無法與客戶同步發展的。IT服務產業發展首要的源動力是客戶的需求。客戶需求的變化會促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同時,技術的變革也會促進用戶需求的變化及商業模式的變革。最終,商業模式的變革會帶來產業鏈巨變。只有了解客戶需求、快速獲取客戶需求的企業才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IT服務,成為客戶可信賴的IT服務供應商,與客戶實現雙贏。
在云計算、云服務風起云涌的時代,個性化IT服務如何接受挑戰?邵凱告訴記者,盡管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已不可逆轉,但IT服務企業并不是云計算硬件供應商,也不是云計算周邊軟件及管理系統的供應商,IT服務企業在云計算時代的任務是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幫助其更好進入云計算時代。當客戶面對云時代,IT、性能、安全、外包及供應商合作模式等概念都將發生改變,IT服務企業必須基于客戶需求和IT趨勢不斷創新,專長于技術組件化,同時整合成熟技術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并且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邵凱告訴記者,盡管云計算時代帶來了更多新的商機,但作為IT服務供應商,不應片面追逐新的商業模式、贏利模式及新的熱點,而需要專注于如何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IT服務。
企業不應只關注云計算技術,而應致力于利用云計算技術,有效整合各種架構、各種組件、各種應用,為客戶搭建個性化的應用系統,使其符合未來科技進步趨勢。”
引領技術創新
提升核心競爭力
如何在快速發展的IT產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我國信息與科技產業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從IT 服務行業整體來講,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國的IT外包企業缺乏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還處于外包產業價值鏈的下游。”邵凱認為,在任何商業模式,任何服務模式之下,提供的核心價值決定了服務的競爭力。”
從價值層次分析,IT 服務外包市場是一個復雜的市場,目前存在四類價值,分別是勞動力資源能力,組織及管理能力,以技術為核心的工程能力,以技術、產品、行業知識為核心的整體方案能力。中國IT服務外包行業價值提升的道路在于堅持以技術為核心價值型IT 服務。
瑞友科技在創立之初就建立了前瞻性的研發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組織保證的軟件生態周期服務能力。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業務的需求,保證公司的創新機制,2008年11月,公司成立了專注于IT應用研究的企業研究機構——IT應用研究院(ITARI),深入行業應用研究,不斷提升IT服務能力。ITARI研究的范圍涵蓋IT服務模式研究,技術工具、行業應用以及IT服務過程,從而組建與商業價值鏈前后貫通的IT生態系統,為客戶創造價值。
邵凱認為,技術創新對于一個IT服務企業而言,應該是長期的戰略性工作,不是短期行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下去。瑞友科技代表性的核心技術是瑞友科技國際化應用開發平臺(RayooTech-GAP).GAP平臺不僅是一個快速應用軟件開發平臺,而且提供了高復用度的大規模軟件定制開發模式。作為開放性的開發平臺,GAP致力于解決當前軟件開發過程中的3個關鍵問題,軟件架構設計問題、軟件復用問題和快速開發問題,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軟件質量、降低客戶的總體成本。
瑞友科技從2003年開始構建瑞友科技國際化應用開發平臺(RayooTech-GAP),至今已經有8年多的積累,在平臺研發、技術積累和傳播、成功案例、工程過程等方面都有了豐富的積累,這也為后續的行業發展和戰略性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開發過程上,隨著GAP平臺的持續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基于GAP平臺的軟件開發過程,GAP平臺的使用貫穿到軟件開發過程的四個階段:需求分析、設計、構建、進化。對GAP平臺持續不斷的進行研發,更成熟的版本陸續發布,項目組的使用效果也越來越好。2006年,GAP發布了2.5版本,平臺進入規模使用階段。目前GAP平臺的最新版本是3.6,公司95%以上的定制化項目都在使用GAP平臺進行研發,效果顯著。
2007年GAP平臺參加了北京第二屆優秀構件評選,其中瑞友科技GAP平臺的構件主框架和工作流平臺分別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2009年瑞友科技GAP平臺入選國家火炬計劃;2009年瑞友科技針對典型項目進行了度量,使用GAP平臺進行項目開發,平均可以提高生成率36.4%。目前,該產品及其相關核心技術已經申報多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并獲得批準。
摒棄浮躁的個性化IT服務
很多企業都在追求做大,追求快速的發展,追求一本萬利,一夜暴富。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可能是我們的經濟社會還不夠成熟的一種表現。邵凱認為,IT服務企業還是需要一種務實的態度,深入理解客戶需求,踏踏實實地把客戶的事情做好,成為客戶長期信賴的合作伙伴。IT服務有別于傳統的產品服務或售后服務,它是整個過程的服務,必須清楚客戶的需求和潛在需求,需要有對客戶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客戶的個性,這樣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邵凱告訴記者,我們不希望程序員把一堆程序打成一個包,制成光盤,以盡可能高的價格拿出去賣。也許這樣能掙錢,但我不希望,我不認可追求暴富的心理。”
邵凱強調,瑞友科技的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始終是IT服務和軟件開發服務。他們沒有很快把企業規模做大的想法,但是他們很重視給客戶提供服務的質量,因為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瑞友科技的價值。
英國一個管家公司的廣告說得非常好:我們只為您和少數客戶服務。可以看出,他們的理念不是追求最大化的業務量,而是更重視服務的品質。邵凱認為這也是瑞友科技的目標。
從初創到現在,瑞友科技完全是從能力建設起步的,通過正常方式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邵凱覺得這一路走來都還比較順利,他將這種順利歸結為幸運。但是熟悉邵凱的人都清楚,這種幸運源于他的遠見與卓識,源于他的從容與淡定,更源于他的個性”。正如他所說:我們不一味地追求成為世界多少多少強,也不只追求凈利潤的增長,我們講求先奉獻,然后獲得合理的利潤,追求價值創造。我們的員工也會有財富的積累和實現,也會實現投資人和員工股權的合理流通,以支持企業健康發展。”
隨著這些年在技術、產品、服務和資源上的不斷積累,瑞友科技贏得了諾基亞、中國人壽(全球最大的壽險公司)、中國電力財務公司(全球前十大財務公司)、淘寶(全球最大的C2C公司)等大客戶的青睞。盡管與IBM、埃森哲、惠普、NEC等國際巨頭還有不小差距,但邵凱認為瑞友科技在IT服務方面也有自己的地位和價值。目前,瑞友科技擁有SEI CMMI L5級資質、BSI ISO27001資質、ISO9001資質;是首批入選科學技術部中國軟件歐美出口工程”(COSEP)A類企業;2005年起連年入選 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
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這是個性的邵凱,這是別樣的瑞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