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08網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何欣榮)據統計,目前已有約70個國家出臺了服務外包方面的扶持政策。有機構預測,到2015年全球的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10月21日在2011上海軟件外包國際峰會浦東專場上披露的一組數字,揭示了服務外包行業的熱度。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自身非核心的IT業務及基于IT的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供應商來完成的經濟活動。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部分,服務外包擁有高成長性、高增值性和低資源消耗性的特點。目前,國務院已確定北京、上海、杭州、大連、武漢和成都等21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對注冊在這些城市的企業從事國際服務外包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截至9月底,我國的服務外包企業數量超過1.5萬家,從業人員達到286萬人。前三季度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為200億美元,其中國際服務外包執行金額145億美元,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商務部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元在21日的會議上說。
雖然發展迅猛,但在上海海洋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鄭錦榮看來,我國的服務外包產業仍遜于印度、愛爾蘭等國,處于世界第三陣營。特別是印度,在中國承接制造外包成為世界工廠”之際,前者卻靠承接服務外包成為世界辦公室”。
和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相比,中國在人才、技術的可得性方面處于劣勢,但在商業環境上勝過對方,”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指出。目前,國內的服務外包業發展可謂四處開花:沿海地區發展軟件外包,中西部區域大力拓展呼叫中心、金融后臺等業務,一些老工業基地如大慶,也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探索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等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