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大幕開啟,678名代表共聚南昌,代表民意,反映民聲,匯聚民智。調結構、穩物價、保民生……一個鮮明的主題——科學發展;一條清晰的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結構調整成當務之急
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堅持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談起今后的5年,代表們信心滿懷,激情建言。
省科技廳廳長王海代表說,結構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決定性意義。當前,要抓住國際國內產業加快調整升級的機遇,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我省正在推進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基于江西產業基礎和優勢特點而確立的。今后,我省應突出這些優勢和特色,形成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使之成為引領江西未來發展的主導力量。
后危機時代,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也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我省現代服務業比重過小。以服務外包產業為例,在江西,服務外包企業80%聚集在南昌。其實,其他設區市也可以開展服務外包產業試點工作,扶持一批服務外包企業發展。”先鋒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蘇代表說。
我國承接的制造業很多處于產業鏈低端,技術層次不高。如果能夠承接產品設計、運輸、零售等環節,經濟附加值將增加不少,而服務外包產業就起著這樣的作用。”陳蘇的觀點是,我省應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不失時機地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拉長產業鏈,培育增長點,使新型工業與現代服務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強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當前,發展不足仍然是我省的主要矛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對此,代表們建議,要堅持把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努力形成多極支撐、多元發展的格局。
贛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羅宗祺代表認為,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堅持把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心城市崛起帶動全省崛起。贛州正在努力打造成特大城市和現代經濟中心,希望以此實現區域經濟對接和覆蓋,優化江西城鎮體系格局。”他建議,我省要進一步加快能源、水利、公路、鐵路、機場、港口、水運航道、信息基礎等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和空間布局,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形成中心城市與中小城市及小城鎮分工明確、聯系密切、布局合理、發展協調的城鎮網絡。
縣域經濟是江西崛起的筋骨,如何讓這個筋骨”發揮更大的能量?蘆溪縣委書記歐陽清新代表說,近年來,蘆溪立足生態優勢,以建設全國生態示范縣為目標,把生態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之一,構建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格局,被列為全省首批發展低碳經濟試點縣。為此,歐陽清新建議,要堅持把壯大縣域經濟作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從政策上鼓勵和引導科技、人才、資金向縣域發展傾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之源
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新江西,需要我們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代表們認為,要把改革開放創新作為動力之源,進一步加大體制轉型攻堅力度,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在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同時,積極推動民營經濟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積極為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領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減輕稅費負擔,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對于如何打好 開放牌”和科技牌”,龍南縣委書記謝寶河代表認為,要以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附加值產業和大項目為重點,擴大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要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作用。他說:稀土是龍南核心優勢產業,我們將鼓勵更多企業與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姻’,促成贛州(龍南)低碳綠色照明工業園項目落戶建設,加速打造世界著名的稀土發光材料和深加工應用產業發展,掌握稀土產業發展應有的話語權。”(記者 宋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