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0月31日電(記者 夏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陳文敬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世界市場低迷,對出口貿易等造成一定影響,但世界全球化的步伐并沒有停止,而隨著國際分工、產業分工的不斷細化,以及中國兩個紅利即人口紅利和入世紅利的優勢依舊存在,對于服務外包的需求有增無減。
31日,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周柳軍在第四屆中國—杭州國際服務外包商務發展年會上表示,作為異軍突起的新興產業,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正日益成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市的競爭力、緩解就業壓力、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新亮點。
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達到15417家,從業人員達到286.1萬人,離岸服務外包的合同執行金額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了65.6%,已經超過去年和前年,預計2011年全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的執行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指出,近年來,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助推力。根據IDC預測,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
2011年是中國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并面臨新一輪調整周期。
本屆中國—杭州國際服務外包商務發展年會匯聚了300多位中外嘉賓,其中,不乏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身影,他們齊聚探討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與轉型,深度聚談服務戰略的轉型、云計算的研發轉型、產業鏈資源整合的運營轉型與全新商業機會。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正在從以全球價值鏈低端的制造業外包為主,向現代制造業外包和承接國際服務業外包并舉轉變。目前,服務業外包由此成為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發展前景巨大。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全年合同執行金額達198億美元,其中離岸合同執行金額為144.5億美元。目前,中國在軟件業、金融業、通信業、制造業、生物醫藥等服務外包領域已形成一定的優勢,市場發展初具規模。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指出,隨著服務外包新興行業和領域的發展,中國服務外包將從低端業務領域向高端業務領域拓展延伸,以金融服務外包、通信服務外包、延復發外包等為重點的BPO、KPO高端領域將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