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廈門市進出口貿易額已達到了578億美元,同比增長24.2%,而2001年全年進出口貿易額不過110億美元。入世十年來,廈門海關充分利用WTO規則和政策,通過推進通關制度改革、加大進口扶持力度、支持保稅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全力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關區外貿快速發展。
12月6日上午,外代報關行報關員小李來到廈門海關隸屬的東渡海關報關大廳,經辦關員將報關員遞進的進口報關單上的條形碼一刷,電腦瞬間跳出低風險快速放行”,關員隨即簽字蓋章,將報關單交還企業。整個通關過程,不到1分鐘。
該通關模式源于廈門海關于2010年8月4日啟動的進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作為國內第一批啟動該項改革的海關,該關對不同風險等級的貨物實施不同的作業模式,對低風險貨物予以快速放行,對高風險貨物實施重點審核,通過分類處置,避免平均用力”,從而提高整體的通關效率。此前,廈門海關已于2009年7月啟動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目前出口分類通關范圍已覆蓋廈門關區內所有海運、空運出口業務現場。
進出口分類通關改革使通關作業方式由紙面人工為主、逐票審核”向電子自動為主、重點審核”轉變,目前,廈門關區95%以上的高資信企業報關單享受到快速通行的通關便利,近80%的報關單通過低風險通道得以快速通關。
此外,廈門海關通過全面深化區域通關合作,暢通內陸地區與沿海港口的物流通道。該關先后與南昌、西安、深圳、南京等22個直屬海關開展區域通關合作,使得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西部等地區的企業享受到自主選擇、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的通關便利。
入世后,我國大幅下調關稅,大量進口商品涌入廈門口岸。廈門海關通過開辟審價綠色通道”、征稅綠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加快進口應稅商品的通關速度。此外,自2005年開始,該關堅持在繁忙的口岸現場實行每周5+2”7天工作制和其他業務現場預約加班制,延長了通關時間,優化了通關環境,便利了企業經營生產。此外,該關還開通12360”熱線服務電話,大力開展網上在線咨詢”、通關企業座談會”、經貿服務日”等活動,及時宣傳通關政策、解答通關疑難。
入世十年,也是廈門關區保稅物流、服務貿易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十年。期間,廈門海關積極協助廈門市政府報請國家先后批準設立了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和保稅港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目前廈門市已擁有國內所有類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為了充分發揮特殊監管區的功能優勢,廈門海關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如對保稅物流園區推行區港一體化”通關,實行區內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實現保稅物流園區的海陸空鐵”多層次聯動,有效促進物流園區與廈門周邊地區的全方位聯動;落實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政策,支持企業在區內開展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促進企業延長產業鏈。今年1-10月,廈門關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區貨值106.4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4.69%。
此外,廈門海關積極支持企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廈門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發展。在該關的大力推動下,開展保稅區退貨維修、舊醫療器械配件維修復出口等多個項目,戴爾、雅馬哈、富士通、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強企業也相繼在廈門開展服務外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