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術業有專攻,讓專業人專注做擅長的事情將收獲更大。IT外包讓CIO看到了專攻的切實好處,讓公司集中精力做核心業務,而把IT維護交給更專業的IT公司。盡管IT外包多年來一直以不同的面貌活躍于企業之間,卻鮮有CIO能真正掌握如何破冰IT外包的困局。事實上,很多CIO還在不斷地作出一些糟糕的決策,給企業價值帶來了不必要的破壞。
(1)發現價值,追隨價值
外包能帶來財務收益、經濟收益、會計收益、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等很多潛在優勢。但外包既不是企業的默認選擇,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藥。個別公司甚至把所有的IT業務都外包出去,希望能迅速削減成本,還有一些企業在缺乏有力的商業理由的情況下,就決定將某些特定業務外包出去。它們在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能獲得多大的潛在收益,這是不明智的。
要了解企業究竟能從外包中獲得多大的合理收益,CIO需要根據企業的經濟狀況、需求對情況進行分析。尤其要對成本,特別是那些隱性成本進行仔細分析,如外包過渡、管理、終止的成本。事實上,一筆外包交易的認知價值和它的真實價值之間可能相去甚遠。CIO要對整個IT體系有規劃,要認識到并非所有的IT業務都適合外包。只有應用軟件開發、支持、管理和基礎設施比較適合外包,而IT戰略、治理和架構則不應該全部外包出去,即使只對其中的部分業務進行外包,也要小心行事。
(2)即使進行IT外包,但仍責無旁貸
主動管理外包事務,加強對外包合同的管理,對于CIO來說至關重要。由于外包關系只是一種合作關系,CIO首要任務通常是堅守其底線。如果CIO沒有一支核心技術隊伍能對外包服務質量進行檢查,CIO就會將公司及外包伙伴共同置于失敗的險境中。因此,CIO必須牢牢掌握監督控制權,IT外包能把操作外包,但責任則是永遠不能外包的。
(3)消弭外包的潛在風險
控制外包風險不等于是風險已經消逝。這里CIO還需要知道一些常用的法則,爭取讓風險小事化了”,降低外包風險的危害。對于風險,CIO要有一套合理的評估方法,這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外包的目標才會降低風險,這對公司保持在未來的競爭地位有相當大的幫助。例如,合同簽訂和外包啟動前,雙方應就外包的工作范圍達到明確的一致。這包括外包需求、所有要完成的任務以及完成任務的基礎條件,雙方都要一清二楚。否則,外包實施時會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驗收時將會出現由于范圍理解不一致而帶來的很多麻煩。
(4)服務協議盡可能地詳盡
這個建議本身已說得很清楚,但CIO若不提詳盡的服務協議,就顯得草率了。IT外包協議和說明越是詳盡和便于衡量,就越是成功在望。CIO應確保能清晰地闡述外包目標和IT衡量指標。力求在任何一份外包合同中納入一條支配性原則:無論服務水準是否已經詳盡界定,外包方提供的服務都必須成本較現在更為低廉,而水準超過已有的服務。否則就得問自己--在經濟不景氣時,為什么還要選用這個外包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