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如詩似畫新浞河,碧水綠裝高新區。近年來,濰坊高新區堅持外延拓展和內涵提升并重,加快城市建設轉型升級和城市重心東移,著力打造宜居宜業、低碳智能、人文現代城市。
完善基礎設施,開發重點片區。2008年以來,累計投入25億元,建設54項市政工程,修建道路180公里。投資6.5億元完成浞河綜合改造,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和3A級景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5%。正在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文化傳媒廣場、體育公園等一批重要項目。著力一河四路兩片”區域,即將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浞河寶島主題公園;四路”片區規劃建設57個項目、總投資296億元,打造總部研發經濟隆起帶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25平方公里片區規劃建設657萬平方米、在建79.6萬平方米;傳統工業片區加快了退二進三”步伐。
提升城市功能,健康發展房地產業。正在規劃建設13個變電站,增強用電保障能力。投資2.9億元,新增供熱能力760萬平方米;進行供熱計量改造,形成比較完善的供熱格局。投資1.4億元建設配水廠,解決了東南區域供水不足問題。嚴格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推進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引進恒大、中建等項目,著力發展工業及商業地產,實現房地產業可持續增長。同時,著力舊村改造,用好土地掛鉤等政策,正在規劃建設十大集中居住區,為工業及服務業發展騰出空間,不斷提升居民居住品質,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目前,全區已拆遷59個村、9320戶、238萬平方米,建成286棟樓房、191萬平方米,在建253棟樓房、173萬平方米,騰出土地5300多畝。
加快科技服務繁榮發展。著力由工業經濟向科技服務轉軌,形成工業經濟與科技服務業協調發展、科技服務業加快提升的新格局。一方面,加快發展服務外包。以創建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為目標,構建多領域的服務外包體系。投資5億元建設山東商業數據后臺服務基地,運營后達到1萬座席規模,形成我國重要的呼叫外包基地;依托軟件園和動漫文化產業基地,以中創軟件、新海軟件、中動傳媒等企業為引領,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軟件外包基地;依托國家級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和我省第一個中試平臺體系,加強與全國醫藥名企的研發合作,打造生物醫藥實驗外包基地。十二五”期間,全區服務外包額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達到1.5億美元。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科技金融。以爭取國家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為目標,大力實施1363”金融工程,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成立濰坊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籌集資金2億元,引進昆吾九鼎等30余家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機構,成立天津股權交易所濰坊股權交易中心,擁有8家上市企業、9只股票,探索開展知識產權、商標權質押貸款,正在投資18億元建設全市金融產業聚集區,新引進20家以上金融企業。同時,加快發展中介服務。建設求是和信律師事務大廈等項目,依托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健全信息交流、咨詢評估、法律服務、信用擔保等中介體系,著力促進科技服務業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