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金融服務業是指金融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各種資金融通方面服務活動所構成的產業。它是以銀行金融業為主體,其他非銀行金融業為補充的金融服務業體系。依照服務對象的不同,金融服務業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主要服務于產業的科技金融;第二類是主要服務于金融產業本身的金融后臺;第三類是主要服務普通個人客戶的普通服務。
在來之前,我就已經聽說了昆山花橋的金融后臺服務產業園區做得相當不錯,吸引了一大批全球著名的服務外包企業在這里落戶,已經打出了上海金融后臺花橋”的金融服務品牌。
我認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金融后臺服務業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發展階段,外資銀行的外包發展要快于內資銀行。外資跨國金融機構是我國境內金融業務外包的先行軍”。
在1997年,花旗銀行就將所有在華分行的貿易融資交易單證審核及電腦系統處理業務統一交給該行位于馬來西亞的檳城分行負責。很多外資銀行紛紛將其在華分行的貿易融資等業務的后臺操作、匯款操作、現金管理部門等的部分業務外包給專門負責外包服務的其他分支機構集中處理,提高了效率。
但同時我們也欣慰地看到:隨著國內金融與國際金融的接軌,內資銀行也開始仿效外資銀行進行業務外包。2001年深圳銀行首開內資銀行BPO先例,此后其他公司跟上。上海在張江建立了中國首個金融信息服務產業基地。2007年5月,金融流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在金融信息服務產業基地——上海銀行卡產業園內正式揭牌。
目前,從國內金融后臺發展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從后臺服務提供方式來看,金融機構以自建為主。將后臺全流程外包的金融機構幾乎沒有。大部分是自建與外包部分流程相結合的模式。目前外包業務主要是銀行的信用卡和保險公司客服的部分流程。
二是從后臺業務層級分布來看。中國本土金融機構前后臺業務的分離仍處在初期階段,只有一部分建立了一些自身的后臺服務中心。
三是從金融后臺服務產業結構來看。目前還主要是以銀行業務的后臺服務為主,保險、證券等后臺業務發展相比銀行業相對滯后一些。
從當前形勢來看,需要推進加快金融功能區和金融后臺服務園區建設,促進金融外包服務建設的發展,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引進和發展外資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金融機構等,加大金融機構對金融服務外包的支持和經濟建設的發展。
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充分利用各種金融工具滿足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結合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大力推進信貸服務方式的創新,大力推進企業上市,積極發展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融資租賃、私募股權融資等多種融資渠道,大力發展信托租賃等這些業務促進整個金融業的發展和促進金融外包的發展。
三、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現代支付結算體系在區域的推廣、應用,健全區域的信用擔保體系。
來源:<中國服務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