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今天(5月2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大幕。在為期5天共130多場活動中,推介洽談活動占到京交會日程的九成以上,眾多服務貿易項目將直接在會場上尋找合作和進行采購。一達通(www.ydt35.com)作為外貿交易服務平臺代表受邀參展,也是此次展位上唯一一家以電子信息化進出口全流程服務平臺。
京交會開展日期從5月28日6月1日,是國際服務貿易的洽談交易平臺、國際服務貿易政策的研討發布窗口、各國服務貿易機構的交流合作橋梁。國內外政要、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負責人等貴賓出席,國內外經貿部長和其他政府高官、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國際服務貿易重點發展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中外服務貿易合作的潛力,促進共同發展。
京交會期間,一達通外貿交易服務外包平臺將從進出口流程的一站式服務進行展覽展示。
現場參展的深圳市外貿專家委員會副主席肖鋒認為,國際服務貿易分為三類:一:針對貨物貿易的配套服務業務,如國際金融、物流、渠道、品牌等;二:跨境投資型服務,如股權、工程、勞務等;三:無形跨境服務,如跨境電信、軟件外包、知識產權、旅游等。
一般,第一類服務貿易中西方工業化國家占比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后二類目前西方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是國際貨物貿易大國,卻是服務貿易弱國,尤其是第一類。即按進出口總量計,我國是貿易順差國,但以服務貿易總量計,又是貿易逆差國。若二者綜合,以在國際貿易價值總量計,中國是貿易逆差大國。”肖鋒說。
中國出口全球第一,且以制造業低端消費品為主,進口第二以工業原材料為主,貨物貿易規模巨大相應的第一類服務貿易總量也大。可見在國際服務貿易或外貿價值總量上是逆差大國。西方總以進出口順差為由對華貿易戰,我們很吃虧。”
針對目前中國服務存在的問題,著名專家學者郎咸平教授提出了6+1”理論:在除制造業外的外貿值鏈中涉及服務業涵蓋金融、物流、渠道、品牌、設計來計算,我國制造業利潤占比很小,發展服務業是關鍵。
肖鋒從自身外貿經驗總結認為,在目前西方危機的形勢下,對中國服務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對大企業(特別是民企),兼并海外企業,可以增加國際貿易中,渠道、品牌、設計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對中小外貿企業,則引導其借助BPO平臺,提升國際金融、物流話語權,提升交易能力。
一達通外貿交易服務外包平臺不僅直接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同時還延伸了兩項電子商務的深度服務:貿易融資和誠信認證。同時,一達通外貿交易服務外包平臺也直接減低了相關政府監管部們(海關、國檢等)監管與服務中小企業的成本,是政府社會化服務外包的典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