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導讀:十二五”時期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關鍵時期,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將由注重發展的數量與速度轉移到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在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的發展趨勢下,裝備制造業很多行業排頭兵企業已經積極開展了各種圍繞生產過程的生產性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經露出萌芽。 為了進一步扶植和培育裝備制造業企業中生產性服務業業務的健康發展,需要認真研究和制訂有效的產業政策,引導更多企業積極開展圍繞生產和制造的各種服務性業務活動。通過相關政策的實施和執行,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效益和效率,由價值鏈低端向上下游延伸,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愿景。 在高附加值向價值鏈的服務環節遷移、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的背景下,促進了現代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從生產型制造轉為服務型制造己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針對我國制造業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我國提出現代制造服務業”的概念。 現代制造服務業是指,制造業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獲得更高的利潤,圍繞制造業生產制造過程(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種業務,開展為客戶提供的以知識密集、附加值高為特征的專業服務活動,以及制造企業派生出的、與原有的核心業務緊密相關的獨立的專業服務總稱為現代制造服務業。現代制造服務業屬于生產性服務業。 根據現代制造服務業的內涵,通過對裝備制造企業的調研和歸納,研究提出以下現代制造服務業務的主要的10類內容,隨著現代制造服務業的不斷發展,還可能會有新的服務形式產生,進一步擴大現代制造服務業的內涵和外延。 1、專業的研究開發、設計、試驗; 2、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優化; 3、工程總承包、交鑰匙工程、整體解決方案; 4、檢測、維修、零部件定制服務; 5、租賃服務、擔保、再保險、BOO、BOT; 6、管理咨詢、企業診斷、評估、審計; 7、呼叫中心、應答中心; 8、軟件開發與應用SaaS、PaaS、IaaS、VaaS、ASP; 9、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后的回收、處理、再制造; 10、基于網絡的內容服務(長期協議服務、點檢、設備定期維護保養服務)。 以上10類現代制造服務業的活動,可以理解為圍繞制造業的中心環節——生產制造、加工組裝而延伸、擴展的服務活動。 當全部服務收入超過產品銷售收入時,該制造商可以稱作現代制造服務商。 自20世紀末以來,現代服務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業在一國經濟貿易活動總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并成為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標準。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趨勢進一步加快,服務業在世界各國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提升。 在20世紀90年代,OECD的30個成員國已經基本上建立了服務經濟的產業結構,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為本質的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不斷增加。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產業結構升級和布局調整、國際產業轉移向高層次演進過程中始終發揮主導作用,發展的形式日趨多樣化,涉及軟件、金融、咨詢等多個行業,涵蓋產品設計、企業采購、交易處理、呼叫中心、IT技術保障和解決方案等多個服務環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推動了技術、新生產模式在產業中的滲透,現代制造企業的生產和服務功能日益融合,制造業高度發展呈現出服務化的新趨向,現代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日益深入,表現為服務業向制造業的滲透,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直接服務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生產制造企業改造現有業務流程,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化服務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通過增加產品服務內涵,延伸制造企業產業鏈環節,提升產品在研發設計、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的服務比重,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信息服務、研發服務、營銷服務、融資服務、技術支持服務、物流服務等和生產過程結合的日益緊密,企業也由單獨銷售產品發展為提供服務和成套解決方案。根據德勤公司2006年的調查,通用電氣、IBM、惠普等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型制造業企業實現了向服務提供商的轉型,服務性業務收入超過了50%。 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雖然在一定程度影響到一些發達國家制造業的全球布局,但是由于產業鏈全球分布是制造業發展的趨勢和內在需求,制造業的國際分工仍然在不斷進行。在產業鏈細分的基礎上,發達國家將高耗能、低技術、低附加值的產業環節轉移出去。 由于生產性服務業涉及的門類較多,行業管理較為復雜,發達國家采取制定服務業戰略、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協調和管理、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鼓勵創新投入、減免和優惠稅收、重視人才教育和培訓等措施,在物流業,軟件與信息產業,會計、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業,工程總承包等重點行業與方向上,制定和執行相關產業政策,指導和協調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2009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機械工業行業內300家企業現代制造服務業開展的情況做了典型調查,涉及裝備工業中機床工具、電工、汽車、農機、工程機械、重型機械、儀器儀表等10個行業,收回有效問卷80份。通過調查分析,我國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大致呈現以下現狀與趨勢: (1)我國現代制造服務業已初現端倪,特別是大企業已經領先一步; (2)從單機向成套、工程總承包發展,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3)從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的服務功能發展; (4)圍繞產品開展售前咨詢、售中實時監控、售后服務等服務業務,并逐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5)開展專業化的增值服務、融資租賃、供應鏈管理優化。 現代制造服務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作用已經達成共識。作為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切入點之一,國家先后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國家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等規劃與相關措施,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以山東、江蘇為代表的東部地區,以四川、陜西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目前均出臺有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財稅、信貸、土地政策以及品牌建設、資金獎勵等其他相關措施。 目前,我國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較快,基礎已經形成,而且市場空間很大,人力資源儲備充分,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但是發展已經顯現出存在整體發展滯后、內部結構不合理、服務水平不高的問題,并且面臨著觀念落后、政策法規落實滯后、現代制造服務業提供商的能力薄弱、市場機制不成熟、誠信體制尚不健全、服務創新的內生動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制約。 雖然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方面,國家及各省市、地區均在財稅、土地使用、價費等方面制定有優惠政策,但是我國現行相關稅收政策存在營業稅重復征稅,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不足、方式單一等缺陷,對促進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的激勵作用有限,具有一定的優化空間。 立足于十二五”發展新階段,構建有利于現代制造服務業供需轉換的環境,解決制約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升我國產業素質和參與國際分工的地位,課題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發展: (1)營造環境,擴大現代制造服務業的市場需求; (2)完善統計類別,增加現代制造服務業統計范疇; (3)以現代制造服務降低交易成本,發揮產業園區集聚效應; (4)加大重點領域資金扶持力度,帶動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 (5)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促進現代制造服務業成長; (6)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規范現代制造服務業標準; (7)加快人才培養,鼓勵現代制造服務業不斷創新。
(來源:網絡)
標簽:天津 防城港 鶴崗 遵義 邯鄲 福建 西雙版納 樂山
上一篇:濰坊高新區三大模式推動高端服務業聚集發展
下一篇:2011中國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排行榜發布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