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整個藍色硅谷規劃當中的最北極點,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如今已成為了膠州灣北岸一顆熠熠生輝的藍色明珠。按照青島藍色高端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定位,青島國家級高新區立足于大青島地區和膠州灣區域資源稟賦,緊跟全球產業轉移新動向,圍繞高、輕、特”產業方向,著力打造青島藍色高端產業聚集區。
目前,隨著紅島經濟區規劃的全新提出,歷史又賦予了高新區以新的使命,蓄勢待發的青島高新區經歷著一場從產業園區向獨立城區發展的變城記”。
定位 培育1+3”產業體系
什么是1+3”?高新區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其中的1”是指盯緊重點產業鏈高端環節,引進知名大企業和大院大所,引領形成青島乃至山東半島藍色高端產業新亮點;而3”指的是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壯大藍色生物與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前者后前相輔相成,依托涉藍科技研發,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壯大高端產業實力,這是高新區始終堅持的發展道路。
據介紹,截至目前,累計引進了包括德國博世、臺灣冠捷、東碧機械、美國TRW、諾普信北方區研發中心等在內的企業及項目349個,總投資約723.9億元,其中過億元重點產業項目96個,總投資650億元;今共有36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57億元。同時,先后婉拒了73個項目入區,總投資達579億元。
園區 兩大園區左膀右臂”
作為國家級高新區,青島高新區是青島市藍色硅谷規劃布局的三個重點園區之一,承擔著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是藍色硅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
為加快藍色經濟高端產業項目集聚,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青島高新區在產業空間布局上,規劃了以藍色經濟為特點的兩大產業特色園區。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園區占地約165.6公頃,建設規模約195萬平方米,包含12萬平方米的孵化中心,185萬平方米的主產業園區和包括醫學研究院、中小企業服務、生活配套等的配套區。園區由生物醫藥領域專業開發商參與規劃和開發建設,其中,孵化中心將建設藥物研發實驗室、生物制藥GMP中試車間、藥物研發公共技術平臺及公共配套服務區,為孵化培育生物醫藥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完善的環境和技術服務。
此外,高新區還規劃建設了200畝的海洋儀器裝備產業園,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開發建設。園區將依托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實現國內外海洋裝備科研成果孵化中試和產業化,在海洋資料浮標、船舶氣象觀測、海洋臺站自動化觀測、海洋水聲、海洋水下焊接、海洋環境污染檢測、海洋檢測傳感器、海洋裝備實驗基地等八個領域,努力建設國家海洋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基地和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填補我國在海洋水下焊接技術裝備、海洋檢測傳感器設備等領域空白。
發展 軟件產業揚帆起航”
2012年7月,清華科技園青島分園落戶青島國家高新區,斥資70億元人民幣致力于打造電子信息、軟件科技高端產業專業園區。高新區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鳴響號角。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的青島軟件城落在青島國家高新區,已經蓄勢待發,一座面向全球的服務于藍色經濟的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高地呼之欲出。
作為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基地,一直以來,青島高新區始終將發展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緊跟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前沿發展趨勢,重點引進了軟件創意產業園項目,以軟件研發與外包服務核心業務為基礎打造綜合性產業鏈。項目占地約1平方公里,建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項目以軟件研發與外包服務為核心,以"SAAS"云計算為平臺,結合區域產業優勢,開發多元化的特色產業組群,形成包括信息安全、電信與數據服務、互聯網企業、金融后臺外包等BPO產業、數字傳媒、數字娛樂、專業孵化器及教育培訓和測試認證產業等綜合性產業鏈,將項目打造成為集高端軟件產業、創意設計、商業服務、生活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軟件設計產業園,力爭用三至四年的時間將其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具有重要影響的軟件設計產業發展示范區。
近期,高新區正加快編制軟件產業及軟件科技城發展規劃,開工建設20萬平米軟件產業園,制定實施扶持政策,促進軟件企業、人才及資源向高新區聚集。未來五年內,高新區規劃建設500萬平方米的軟件創意設計外包產業園,為科技研發提供最新的、國際標準的公共服務平臺。
展望 確定58個重點項目
2012年,高新區確定了總投資311.2億元的58個重點產業項目。為推動項目建設,對管委確定的重點產業項目,成立項目促進服務責任小組,由管委領導擔任包項目領導,有關部門負責人擔任主責人,建設、公用事業、規劃、國土、環保和工程質安監等部門相關人員為小組成員。
截至目前,58個重點產業項目在建及投產項目41個,累計完成投資85.91億元,項目單位對高新區服務質量評價滿意率100%。全年力爭開工建設30萬平米載體,確保完成80億元的投資總額,20個項目建成投產,當年新增產值25億元,增長45%以上。
按照青島藍色高端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定位,立足于大青島地區和膠州灣區域資源稟賦,青島國家高新區緊跟全球產業轉移新動向,圍繞高、輕、特”產業方向,突出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壯大藍色生物與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截至目前,累計引進企業及項目349個,其中過億元重點產業項目96個,總投資 650億元。僅今年以來,就有36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57億元。
藍色產業落戶300余個
青島高新區是青島市藍色硅谷規劃布局的三個重點園區之一,承擔著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是藍色硅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
據高新區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主要圍繞高、輕、特”等產業方向。其中,高”是指技術含量高,處于產業價值鏈高端;輕”是指結構輕,資源能耗低;特”是指差異定位,突出特色。在高端業態上,高新區重點培育1+3”產業體系,即突出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壯大藍色生物與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
截至目前,高新區累計引進了包括德國博世、臺灣冠捷、東碧機械、美國TRW 、諾普信北方區研發中心等在內的企業及項目349個,總投資約723.9億元,其中過億元重點產業項目96個,總投資650億元;今年以來共有36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57億元。在招商方面,我們從2009年開始就堅持定向招商,不符合高新區產業發展定位的企業,一律不引進。”上述負責人表示,已經先后婉拒了73個項目入區,總投資達579億元。
高標準規劃兩大產業園
為加快藍色經濟高端產業項目集聚,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青島高新區在產業空間布局上,規劃了以藍色經濟為特點的兩大產業特色園區。
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占地約165.6公頃,建設規模約195萬平方米。園區由生物醫藥領域專業開發商參與規劃和開發建設。其中,孵化中心將建設藥物研發實驗室、生物制藥GMP中試車間等,為孵化培育生物醫藥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完善的環境和技術服務。
海洋儀器裝備產業園規劃用地約200畝,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開發建設。園區將依托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實現國內外海洋裝備科研成果孵化中試和產業化,在海洋資料浮標 、船舶氣象觀測、海洋臺站自動化觀測、海洋水聲等八個領域,努力建設國家海洋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基地和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多個產業大腕”前來助陣
除了上述產業之外,高新區也著力壯大新一代信息產業。據介紹,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嵌入式CPU橋片項目的入駐為高新區電子信息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項目由中星微電子總投資2.5億元,將以研發設計為主,預計全部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5.36億元。
在生物與醫藥產業方面,高新區今年引進了佐藤醫療零部件、柯能高純度膠原蛋白肽、白介素等3個重點項目,進一步壯大了高新區生物與醫藥優勢產業鏈。
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方面,2012年5月,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博世集團旗下的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高新區簽署投資協議,將投資約16億元建造博世柴油技術在中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另外,2012年7月,清華科技園青島分園落戶高新區,斥資70億元致力于打造電子信息、軟件科技高端產業專業園區。
近期,高新區正加快編制軟件產業及軟件科技城發展規劃,開工建設20萬平方米軟件產業園,制定實施扶持政策,促進軟件企業、人才及資源向高新區聚集。未來五年內,高新區規劃建設500萬平方米的軟件創意設計外包產業園。
今年確定58個重點項目
據了解,2012年高新區確定了總投資311.2億元的58個重點產業項目。為推動項目建設,對管委確定的重點產業項目,成立項目促進服務責任小組,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全程服務。
目前,58個重點產業項目在建及投產項目41個,累計完成投資85.91億元。全年力爭開工建設30萬平方米載體,確保完成80億元的投資總額,20個項目建成投產,當年新增產值25億元,增長45%以上。
下一步 ,高新區將實施產業由重轉輕,大力發展軟件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建設軟件科技城和以總部 、研發、孵化、科技金融為主的科技商務中心,壯大藍色高端制造業,強化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項目引進建設,抓好人才特區”試點,實現經濟總量與經濟質量全面提升。
在軟件產業方面,制定實施扶持政策,促進軟件企業、人才及資源向高新區聚集,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和高端產業的領軍地區、科技商務中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地和宜業宜居的科技人文生態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