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服務外包被稱為拉動二十一世紀經濟增長的綠色引擎”,成為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改變外向型經濟增長方式的一種有效方式。泉城濟南正在成為世界各地知名服務外包企業競相逐鹿的新戰場,吸引著一批批滿懷創業激情的青年才俊在此成才、創業。濟南服務外包產業連續三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開啟了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危中尋機風生水起
服務外包之所以被稱為綠色引擎”,在于其相對于部分高能耗、高污染、消耗土地資源的制造業,這一產業的信息技術承載度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具有先天的可持續發展優勢,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綠色經濟。
近年來,由于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國際不利因素的影響,外資、出口的增長幅度漸有放緩趨勢。而外向型經濟的小字輩”——服務外包產業危中尋機,異軍突起后來居上,發展迅猛,讓業界人士眼前為之一亮。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服務外包工作起步于2006年的國家千百十工程”。2006年12月,被國家商務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是首批被認定的11個城市之一。2009年1月,又被國務院批準為20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市”之一。同年,濟南市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專項扶持資金提高到1億元,服務外包產業就此駛入發展快車道。
今年上半年,濟南市完成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3.42億美元,同比增長60%,高居山東省首位。全市服務外包企業累計達到301家;培訓服務外包適用人才1.76萬人,實現服務外包人才就業6300多人。
品牌企業撐起產業脊梁
產業的發展,有賴于實體經濟的堅強支撐。濟南市內外并舉、內招外引,一批服務外包行業的品牌企業成為濟南這一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2中國IT產業年會”上,浪潮集團再度榮獲中國集團管理軟件市場年度成功企業”大獎,繼續位列國內管理軟件市場第一陣營,連續9年蟬聯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繼續領跑國內企業管理軟件高端市場。
中創軟件是濟南市另一家入選中國自主品牌軟件產品十強”的本土服務外包企業。近年來,中創軟件建立起國際先進的軟件開發管理流程和與國際接軌的軟件質量控制體系,形成了300余人規模的服務外包專業隊伍,并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設立分公司,可提供現場、境內、近岸、離岸等多種方式的外包。
浪潮集團、中創軟件是本土企業的代表,NEC軟件(濟南)和瑞穗信息綜研則是外來企業的佼佼者。
NEC軟件(濟南),這家2005年落戶濟南市高新區的外包企業,短短6年多時間里,由成立之初只有13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現在500多人的服務外包領軍企業,業務范圍從政府機關到醫療、制造業、金融和流通服務行業的軟件應用、網絡與通訊等多個領域,一直保持著每年40%—60%的業務增長,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對日服務外包企業的排頭兵。
據統計,濟南市現有265家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5萬人。其中萬人以上企業1家,5000人以上企業2家,千人以上企業11家,涉及軟件信息、金融財務、數據備份和處理、動漫、工業工程設計、醫藥研發、售后服務、呼叫中心、物流供應等行業。
劍指中國服務外包名城”
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分工的精細化讓服務外包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據權威專家分析,世界500強中已有95%以上的公司計劃將更多服務類業務外包到海外,全球外包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20%以上。
乘世界經濟發展東風,開啟外向型經濟新引擎。濟南市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后幾年,濟南市將充分依托服務業和電子信息等產業的基礎優勢,努力將濟南打造成為中國服務外包名城”以及世界知名服務外包基地”。
按照產業分工和差別化原則,濟南市將規劃建設若干各具產業特色的專業服務外包園區,東部重點抓好齊魯軟件園、濟南醫藥外包示范園區,西部突出抓好西區大學科技園、泉城軟件園和濟南鄭莊服務外包園區,以此帶動其他外包園區的全面發展。
作為濟南市服務外包產業的主要聚集地,齊魯軟件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達16808萬美元,同比增長154%,顯示出園區在服務外包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良禽擇木而棲。為了給服務外包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濟南市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比如,對服務外包企業辦公用房房租費用5年內前2年免后3年減半的政策;對外包出口,每5萬美元獎勵1萬元人民幣;對新引進的重點服務外包企業,給予50萬元—3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資助等等。
在已經繪就的發展藍圖中,記者看到了一座城市想要成為中國服務外包名城”的雄心壯志。濟南市計劃到2015年,建設完成服務外包園區載體面積200萬平方米,擁有15萬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吸引500家海內外公司設立服務外包企業,其中100家取得國際認證;培育3—4家萬人企業,30—40家千人企業;培訓12萬大學生,新增10萬服務外包就業崗位,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