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來自從重慶市外經委的消息顯示,我市去年18個服務外包示范區掛牌以來,全市服務外包產業以三位數的增幅快速奔跑,預計到2015年,全市服務外包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這塊誘人的蛋糕”,在相關部門加大布局力度的同時,18個規模初具的示范區已摩拳擦掌,欲爭食更多份額。
現狀:服務外包增長迅猛
雖然起步晚,但依托較低的成本要素、多層次的人才結構和較好的工業基礎,重慶已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洼地。”市外經貿委服務貿易處處長馮蒙表示,尤其18個示范區運行以來,更釋放出強大的集聚效應。2008年,全市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只有30多家,從業人數在千人左右,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不足100萬美元;2009年,重慶被國務院確定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后,開始著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當年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增加至1億美元;去年18個示范區掛牌之后,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迅速攀升到4億美元;今年以來,繼續呈大幅增長態勢,1~10月份,共計完成7.1億美元離岸執行額,同比增長208%,環比增長22.4%。
數量增大的同時,質量也得到提升優化。”馮蒙說,在服務外包中有三個階段,從低到高,分別是以呼叫中心、人才培養為代表的業務流程外包(BPO),以云計算等IT領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外包(ITO)和以生物醫藥研發、技術研發與測試等高端領域為代表的知識流程外包(KPO),我市目前這三個比例分別為32%、41%和27%,這也說明重慶服務外包業務正從產業鏈的中低端,逐漸向高端領域拓展。
前景:2015年蛋糕”達1500億元
駛入快車道”的重慶服務外包產業,未來前景也一路看好。按照規劃,預計到2015年,全市外包產業總產值將力爭達到1500億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50億美元。
馮蒙表示,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市將發揮18個示范區的聚集效應,重點打造園區外包基地和龍頭企業。具體而言,重點打造3個超10億美元的外包基地、20家具有千人規模的外包企業、20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上億美元的企業和200家上千萬美元的企業,同時還將對示范區內的企業在出口、認證、人才等方面提供資金補助。
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塊誘人的蛋糕。”昨日,重慶先特別服務外包產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為國際快餐連鎖、電子商務、物流等世界500強企業客戶,提供售后咨詢、問卷回訪調查、市場拓展營銷等各類語音服務。
她算了一筆賬:以服務外包中最常見的呼叫中心為例,目前公司有1600個坐席,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按照目前的規劃發展,預計在2015年,基地從業人員將達到3萬人,年產值將達到15億元。
布局:差異化定位防重復建設
記者了解到,為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市級相關部門根據每個示范區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特色資源等比較優勢,實現差別化定位,互補性發展,避免區域內同質化惡性競爭,實現分工協作。例如服務外包相對成熟的渝中區將以總部經濟、金融結算等產業為主導;西永微電子園則將致力于電子商務、游戲軟件等;兩江新區將依托國家級第三新區的獨特優勢,重點發展云計算、數據中心為核心的高端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詳見右圖)
人才:啟動十百千萬工程”
記者還了解到,按照2015年,全市服務外包產業達到1500億元的規模,未來將產生至少20萬人的用人需求。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顯然數量還遠遠不夠。”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梁長期對畢業生就業進行研究。他告訴記者,目前重慶每年軟件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不超過1萬人,但近年來,高速發展的軟件行業,使得軟件人才需求井噴,導致缺口進一步擴大。
粗略估計,僅IT人才的缺口就達9萬人。”重慶市信息產業局副局長羅德說,目前,我市在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從業人員大約3萬人左右,而根據一般的國際計算標準,我市270億元的外包產值,人才缺口達到9萬。
據了解,在本月內,市外經委正式啟動十百千萬工程”,其中將吸引上百萬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行業,如采取高校、職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聯合辦學的方式,探索訂單式教育”模式,提高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的崗位技能。
記者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