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當《國際金融報》記者來到上海華景匯晟廣告有限公司采訪業務經理戴先生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不僅要安排春節長假期間戶外大牌的生產安全,還要抓緊整理2月份的增值稅發票辦理稅收抵扣。戴先生說,對于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實惠”,深有體會。
同樣100萬元的廣告發布項目,‘營改增’前,除了我們公司需要繳納營業稅,上下游供應商都要交稅;‘營改增’后,避免了重復繳稅的情況,供應商提供的增值稅發票還可以抵扣部分稅收,運營成本確實降低了一些。”戴先生說。
錦宏中國價值基金總經理徐之騫認識不少像戴先生這樣的企業主。他告訴記者:‘營改增’試點時間雖然比較短,不少企業還需要一個反應和適應的過程,但是效果已經顯現。目前,試點工作還沒有全面鋪開,預計2013年‘營改增’會更加成熟,無論是試點的城市,還是試點的行業都會有所增加。”
區域擴容大勢所趨
徐之騫的預言得到了官方證實。2月6日,財政部網站掛出國家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發表的《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進財政發展改革》一文,文章指出,今年財政部將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適時擴大試點地區和行業范圍。
‘營改增’試點在今年將進入新階段。”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學術委員、理事汪蔚青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一方面,試點的行政區域將進一步擴容,目前,河北、河南、山東、江西、湖南和新疆等10個省區已經申請開展試點;另一方面,試點的行業將進一步擴容,從原先的‘1+6’企業向郵電通信、建筑安裝等行業延伸。”
資料顯示:自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試點地區已經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8個省(直轄市)及寧波、廈門、深圳3個計劃單列市。
1+6”試點的行業中,1”即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管道運輸服務;6”即現代服務業的六個行業: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
在汪蔚青看來:‘營改增’后,不僅是大多數試點企業稅負減輕,產業鏈下游制造業也因獲得增值稅抵扣而降低稅負。”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初步統計:截至目前,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納稅人超過100萬戶,試點在去年共實現減稅超過400億元。
不過,一個地區的稅制試點,難免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外部效應。‘先行先試’的‘稅收洼地效應’,會導致首先納入試點地區的周邊省市的產業轉移;差別對待的稅收政策,也會產生新的不公平問題。”汪蔚青認為,這也是‘營改增’試點行政區域擴容的主要原因,當然,擴容不會那么快推廣到全國范圍,因為它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財政收入,一些地處內陸的省市暫時不適宜啟動試點。”
突圍打通稅制改革
營改增”試點并非想象中的波瀾不驚,戴先生就遇到了不少麻煩。他告訴記者,營改增”后,每張發票的額度只有1萬元,連續3個月稅后開票金額超過30萬元,才能增加發票額度,一旦出現額度比較大的交易,發票聯和抵扣聯加在一起,有一本書那么厚,實在很麻煩”。
除了技術問題,一些諸如物流、交通運輸行業的稅負出現了不降反升”的現象,這與之前對營改增”所希冀的減稅效果背道而馳,各種質疑聲紛至沓來,一些之前躍躍欲試的申報試點城市開始打退堂鼓。
對此,汪蔚青分析,以物流企業為例,企業的成本構成中油費占30%、過路過橋費約40%、人力成本約30%,其中人力成本、路橋費、房屋租金、保險費均不能抵扣,一些加油站也不能提供增值稅發票,這就給‘營改增’試點行業擴容提出了要求”。
只有郵電、建筑、金融、不動產等其他繳納營業稅的行業都納入試點范圍,整個產業鏈才算真正打通了。”汪蔚青認為,這樣一來,由于消除了重復納稅,企業的成本就會明顯地降下來。考慮到系統升級、企業培訓、行業穩定性等問題,試點行業的擴容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是一步一步分階段走。”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剛剛結束的上海兩會上了解到,通信行業將成為下一個試點的行業。日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透露:今年,上海爭取要再朝前走一步,在全國其他省級單位試點‘1+6’模式的同時,上海打算把通信行業作為今年拓展的第一步。”
‘營改增’突破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制、稅制瓶頸,細化了社會專業化分工,從稅制上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問題,不少企業主動將生產性服務業務外包,加速了生產性服務業從制造業分離。”徐之騫在采訪中強調。
汪蔚青則坦言:‘營改增’作為稅制改革的重要組成,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一把利器。隨著‘營改增’進一步深入,未來還將對我國分稅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