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已發展成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接包國。
2012年我國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共計61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承接離岸外包合同金額438億美元,同比增長34.4%。
但總體來看,我國服務外包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產業規模、發展質量等方面,特別是國際認可度方面,與印度存在較大的差距。”在4月11日召開的第六屆全球外包大會媒體推介會上,商務部研究院黨委書記任鴻斌向大家介紹。
目前,我國與印度服務外包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服務外包水平上,印度服務外包主要集中在高端服務外包和大型信息軟件的開發上,如金融領域,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與廣泛性和系統性;而我國主要集中在一些專業領域上,服務技術含量低,難以提供系統性的服務,大多集中在專項開發上。在外包服務規模上,印度服務外包技術力量雄厚,服務質量較高,印度服務外包企業獲得的國際認證較多,單項服務外包合同金額較高。”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中心TMT研究員關敏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媒體報道,全球軟件服務外包咨詢公司Tholons公布的一份年度全球前100名外包目的地排名顯示,盡管印度班加羅爾位居最有吸引力的外包目的地之首,但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卻領先于新德里排名第三,且包括宿務和曼達盧永等菲律賓二線城市也逐漸躍升為新的外包目的地。
除了菲律賓外,馬來西亞、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在服務外包方面也在奮起直追。那么,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我國有怎樣的優勢能讓外商青睞?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副研究員高凌云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勞動力的總體素質比較高,因而勞動生產率相對較高,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此外,關敏還認為,我國下游應用市場較廣,需求潛力巨大,這對于歐美日跨國企業來講,尤為重視,在中國進行服務外包,可以有效滿足中國市場變化需求,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目前,很多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了服務中心或運營中心,這有利于吸引更多歐美日的服務外包項目落戶中國本地,形成價值鏈。
目前全球市場的發包方主要是北美西歐和日本,發包量基本占到全球發包的85%以上。但是,目前全球經濟緩慢復蘇,歐美國家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
對此,高凌云指出,歐美國家經濟發展不景氣,一般以再工業化”和結構轉型來刺激經濟發展。而再工業化戰略只是對高端、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再發展,因此,短期內很難對中國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盡管如此,任鴻斌認為,歐美國家提出的再工業化”對于我國的服務外包提出了新的要求,接包方恐怕要走出去,迎合歐美再工業化一些趨勢。服務外包面臨著一次轉型期。此外,中國的制造業轉型也是一個突破口。中國是制造業大國,還位于微笑曲線的低端,應向微笑曲線的兩端營銷和研發上逐漸延伸。
對于我國未來的服務外包發展,關敏很有信心。長期來看,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制造業水平不斷提高,屆時形成高中低產業全面協調發展的局面,對促進我國服務外包業發展來講是一個積極信號。第六屆服務外包大會的召開,將有利于加強全球服務外包業的多方面交流,優化全球服務外包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我國服務外包業的品牌形象,壯大我國服務外包業規模。”關敏表示。
任鴻斌預計,今年中國承接國內外服務外包合同金額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達到800億-90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