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工程師尼爾-弗雷澤在近期的一次越南之旅中被越南在信息通信技術方面的教學給震驚到了,因為越南11年級(高二)的學生有一半可以通過谷歌面試,而谷歌面試的測試題是出了名的難。
谷歌工程師弗雷澤在自己的博客中記錄了這次越南之旅,而這更像是一次發現之旅。弗雷澤秘密到訪了幾所不同的越南中小學,研究其計算機科學課程是如何教學的。
他在11年級的課堂上發現,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以下這個由斜面組成的迷宮地圖數據文件,數出封閉區域的數量以及計算出其中最大一個的面積。”讓人吃驚的是,之后弗雷澤問了谷歌的一位高級工程師,讓他比較一下這道題目和其他的谷歌面試題的難度。谷歌高級工程師這樣認為:
在不知道題目來源的情況下,這位工程師認為越南學生的題目難度排在第三位。這道題目要求學生在45分鐘內完成,多數學生完成了題目,只有一小部分學生還需要多給5分鐘時間才能完成。毫無疑問,有一半的越南11年級中學生可以通過谷歌的面試流程。
越南讓孩子很早就開始學習計算機和編程的課程,學校、老師、家長顯然都希望用一種不同于美國或英國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
弗雷澤發現,越南學生從2年級開始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3年級學生人人都在學習如何使用WindowsXP,4年級學生學習標識代碼,5年級學生編寫包含循環結構的程序。
與之相比,舊金山的中學生的科技課程是這樣的,11年級和12年級的學生還在學習HTML圖像標記,至于包含循環結構的程序對學生們來說還是難于理解”,根據學校董事會的規定,學校還不能給學生布置計算機相關的回家作業。
越南教育體系正在向我們展示如何在資源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培養出優秀的計算機精英。
而來自麥肯錫報告保持越南的發展:生產力的挑戰”的觀點,或許會讓你對越南服務外包有更多的認識。
1.越南人正在走出稻田。
越南的經濟已經不再完全依賴農業。實際上,農業對這個國家GDP的貢獻在15年里從40%下降到20%,這個速度居亞洲所有國家之首。同樣的轉化過程在中國用了29年,在印度用了41年。
在過去十年里,全國的農業就業崗位數量減少了13%,工業和服務業就業崗位數量分別上升了9.6%和3.4%。就業人口從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的轉移,為越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力量,原因是不同產業間巨大的生產力差別。農業占GDP的比重降低了6.7%,而工業占GDP的比重上升了7.2%。
2.越南年輕一代人都會上網。
越南的人口相對年輕、受過良好教育,而且喜歡網絡。在2000年到2010年期間,移動電話的注冊用戶平均每年增長70%,而美國在這十年間平均每年只增長10%。到2010年底,越南有1.7億電話用戶,其中有1.54億為移動電話用戶。
31%的互聯網使用率讓越南遠低于馬來西亞(55%)和臺灣(72%)等亞洲國家。但是,情況在迅速發生變化。越南的寬帶用戶從2006年的50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380萬人,那一年的3G用戶達到770萬人。一旦電信基礎設施跟上腳步,移動和固定互聯網必將呈爆發式增長。越南互聯網用戶中已經有94%閱讀網絡新聞,超過40%的人每天都會上網。
3.越南是辣椒、腰果、大米和咖啡的主要出口國。
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出口國,2010年其出口量為116000噸,還是過去4年來世界上最大的腰果出口國。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僅次于泰國,咖啡出口量僅次于巴西,尤其是咖啡,過去4年里的出口量翻了三倍。越南的茶葉產量位居世界第五位,水產品出口量位居第六,包括鯰魚、墨魚、蝦和吞拿魚。
4.越南發展的速度在亞洲僅次于中國。
一度被戰爭蹂躪的越南,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創造了亞洲的經濟發展典范。1986年開始了DoiMoi”(經濟革新),這個國家降低了貿易和資本流動的限制條件,對私營企業敞開大門。
在此期間,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除中國之外的任何一個亞洲國家,其人均GDP年增長率為5.3%。即使在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和近期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它的增長依舊沒有停止(從2005年到2010年,越南平均每年GDP增長7%),遠遠超過亞洲任何其它一個經濟體。
5.越南不是中國+1”。
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讓一些工廠主已經開始把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低收入就業崗位。很多企業家都在談論,越南將變成中國出口型生產業的下一個亞洲平臺,一個小規模的中國,或者中國+1。
但是,越南在兩個方面與中國完全不同。首先,越南的經濟主要依賴民眾消費。家庭消費占據了越南GDP的65%——這在亞洲絕少見到。
其次,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生產和高得異乎尋常的資本投入,而越南的經濟在生產業和服務業中謀得了一定的平衡,它們分別占GDP的40%左右。越南的經濟增長基礎龐大,各個產業領域中都存在有競爭力的就業機會。在過去5年里,工業(包括建筑、生產、采礦和共用事業)和服務業的年增長率大致都在8%左右。
6.越南是吸引外國投資的磁石。
越南是對外國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之一。英國貿易投資部和經濟情報部的調查結果,一致把越南列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之后,作為最具吸引力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新興市場。越南記錄在案的FDI從2003年的32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717億美元。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這個數字在2009年下降到215億美元。
越南在這里又展現出與中國的不同之處,中國FDI的60%都進入勞動密集型生產業,在越南只有20%。其它投資進入采礦、采石、石油、天然氣(40%)和房地產業(15%到20%),反映出越南旅游業的快速增長。越南接待外國游客的數量比2005年增長了三分之一。
7.越南比菲律賓和泰國有更先進的道路基礎設施。
越南開始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很多投資者在越南會發現這個國家的道路狀況依然相當原始,但在目前經濟發展階段,越南已經開始迅速增加道路資源。2009年,越南每平方公里的道路密度為0.78貢米,高于菲律賓和泰國。
同年,電網已經覆蓋了這個國家96%的國土面積。榕桔和蓋梅的新集裝箱碼頭、越南中部峴港的機場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芹苴都幫助這個國家與世界更好地連接。
8.越南正在變成頂級的服務外包地。
越南已經有超過10萬人在從事外包服務,每年給國家帶來15億美元的收入。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紛紛在越南駐扎,包括惠普、IBM和松下。實際上,這個國家有潛力成為世界上十大外包服務商之一,它的優勢是大量的年輕大學畢業生(越南的大學每年向市場輸送25.7萬年輕勞動力)和相對低廉的成本。一名越南軟件工程師的薪資只有中國的60%,數據和音頻處理專業人員的工資只有中國的50%。
越南的外包服務每年帶來60億到8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為出口導向——只要世界需要他們的服務,而越南確保這種需求會持續下去。這部分服務將成為城市就業的保障,到2020年,越南還需要60萬到70萬就業人員,他們會為GDP的增長貢獻3%到5%。來源:<中國服務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