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風達易主了,當當網以倉儲自建+配送外包”的模式叫板京東,唯品會也加緊物流方面的并購……最近關于電商物流的消息很多,而電商企業間不同的物流戰略,也再次引起一場關于自建物流與外包物流的較量。
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飽和,電商企業紛紛開始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甚至縣級城市都成為電商爭奪的新戰場。市場布局發生了變化,這時,電商的物流服務又該如何適應這一變化呢?眾所周知,在一二線城市,電商自建物流的優勢已發揮得淋漓盡致。那么,在三四線甚至更深的市場,自建物流是否依舊能夠作為電商的一個優勢,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呢?新形勢下,隨著推崇倉儲自建+配送外包”模式的當當網對秉承自建原則的京東商城的叫板,一向被看好的自建物流也開始面對各種質疑。
自建”與外包”各自為營
電商企業在物流方面的投入與布局一直沒有停止過。近期,當當網與唯品會在物流方面動作連連,然而它們的方向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傾向外包,一個由外包轉為自建。同樣都在致力于三四線城市,但是卻選擇了不一樣的物流配送方式。
據了解,當當網近日宣布,銀河1號”天津倉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同時與四大民營快遞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當當網將自己的物流模式稱為倉儲自建+城際同城外部合作”模式。當當網的模式其實就是物流外包。電商物流的倉儲基本都是自建,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建’與‘外包’其實是指配送體系的自建與外包。”電商觀察員、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對記者分析。
近兩年來,當當網的發展并不是很理想,而由于業務量有限,其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也不多,因此,當京東憑借著自建物流成為社會的焦點時,當當網漸漸地被冷落”了。這段時間,當當網迅速地將視線放到三四線城市,業績也起死回生”——當當網今年一季度持續盈利,凈利潤為200萬元,去年同期凈虧損7270萬元。
這一變化讓當當網更加堅定了下沉三四線市場的決心,同時也開始加快這塊市場的物流布局。當然,它只是自建倉儲,而配送則是外包給順豐等專業快遞企業。當當網副總裁段宇稱,合作后每單成本僅為對手的70%,在一線城市,當當網物流成本每單不超過4元”。成本方面,當當網認為大大低于京東的自建物流。
就在當當網以自己的輕物流模式向京東自建物流叫板時,另一個同樣關注三四線市場的電商企業唯品會卻開始由外包轉向自建。
唯品會除了加快自建倉儲外,也開始收購落地配”,布局自建配送體系。唯品會的運配體系為干線+落地配”。此前,唯品會主抓干線”,與當地快遞公司合作,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今年唯品會開始轉變策略,以收購方式掌控落地配”,布局自建配送體系。唯品會的大部分用戶來自三四線城市,自建配送體系同樣是在這塊市場展開的。
商品特點決定物流模式
同樣都是三四線城市,然而卻選擇了不一樣的物流配送模式。隨著電商企業的渠道下沉”,自建與外包到底誰更略勝一籌呢?
電商企業在布局物流前期,瞄準的都是一二線城市,為了用戶更好地體驗,也紛紛選擇自建配送體系。但是在三四線城市,由于業務量較少,成本太高,以及配送難度大,很多電商都是通過外包形式展開配送的,京東也不例外。因此,業界對自建物流的廣泛適應性也頗有質疑。自建物流也被看做一二線城市的產物。
然而,就是活躍在三四線城市的唯品會卻跳出魔咒”,毅然選擇了轉向自建配送體系。不僅如此,也開始布局三四線城市甚至五六線城市的京東也正在加快其自建物流的步伐。
在針對新區縣的配送業務拓展上,京東推出了先鋒站模式。京東商城CEO沈浩瑜介紹,今年前5個月,京東進一步拓展自營配送體系建設,已覆蓋全國60%的區縣和全國75%以上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國已完成新建并投入運營先鋒站135個。
外包與自建是電商物流的兩種模式,各有各的優勢,無法評判孰好孰壞,只能按照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實施相應的物流策略。”面對市場上的兩種電商配送模式,魯振旺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對比,也無法對比。
魯振旺介紹,當當網的商品以圖書為主,客單價較低,如果自建配送體系,成本就會很高。通過自建倉儲,控制構筑全國物流的關鍵節點,配送環節與大型快遞企業合作,則是在保證速度的基礎上,實現低成本的最佳途徑。然而,這種模式卻并不適合京東。京東以3C類及家電類產品為主,這對物流的配送要求很高,尤其是大家電的配送,目前市場上能夠配送大家電的專業物流企業還很少。為了保證配送的速度與服務,自建物流是京東的必然選擇。
由此看來,電商物流到底是自建還是外包,關鍵要看電商的商品屬性。盡管如此,三四線城市也不比一二線城市,自建物流依舊面臨諸多考驗。
對于用戶多為女性消費者的唯品會來說,以自建物流來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很重要,正因為此,它才轉向自建配送體系。但是唯品會收購落地配的方式又不同于京東的自建。唯品會選擇當地一些有規模的落地配企業進行收購,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單純自建物流的時間,并降低了成本。而本地落地配對當地的市場也比較了解,操作起來更加順暢。
但是唯品會的自建配送體系也并非所有業務都通過自己來做。在自建配送的同時,唯品會將訂單的20%留給合作伙伴”。唯品會方面表示,這是為了維護當地市場的良好環境。事實上,自建+外包”的模式對于布局三四線城市的電商企業來說,也是一條不錯的路。自建配送體系作為品牌的維系者,以消費者的體驗需求為重任;而外包則承擔起減少成本的重擔。
自建物流的未來
就在電商大佬爭相布局物流時,以電商自建物流起家的如風達被中信產業基金子公司天地華宇集團收購。這一消息,讓那些也有著向社會開放意愿的電商自建物流很受打擊。同時,業界對于電商自建物流的未來又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如風達最初作為凡客的自建物流,曾經名噪一時,但隨著凡客的衰落,如風達不得不自謀生計,開始走向社會化。但是作為第三方社會物流企業,如風達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據記者了解,如風達如今的合作伙伴僅有7家,其中還包括凡客與凡客的開放平臺V+。
當電商的自建物流發展到一定規模,成為電商的一個標志的時
候,電商就希望將高效的自建物流推向社會,成為其另一個品牌。這其中包括已付諸實踐的如風達,以及有此想法的蘇寧與京東。然而,隨著如風達的易主,電商自建物流的社會化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風達的結局也應驗了買賣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原如風達快遞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白光利的看法。白光利并不看好電商自建物流的社會化,他認為,自建物流并非一種模式,而是一個階段的產物。
對于自建物流的社會化,魯振旺也認為很難實現與成功。自建物流的成功依托的是擁有大量客戶群的電商,它就是電商的一部分,而如果要將其社會化,拓展客戶就很難。”
白光利在分析自建物流社會化的困難時表示,作為電商自建物流,它永遠無法掙脫它的母體電商,而這就成為阻礙其拓展客戶的最大問題。其他電商企業怎會將業務交給競爭對手來做呢?
從如風達開放的這兩年看,它的客戶開拓就很困難,除了凡客,僅與小米、優購及買賣寶三家電商合作,并且這些電商客戶與如風達都有著很深的淵源。凡客自不必說,是其母體公司;小米注資了凡客,也算其主人;買賣寶的管理者又是從如風達出去的,也算老熟人”。或許正是憑借著自己的關系,如風達才有了這僅有的幾家客戶。
如風達的易主或許正是一針冷靜劑,讓那些不斷拓展自建物流,并有意將自建推向社會化的電商企業徹底冷靜下來。到底自建物流是什么?它的定位又是什么?
也許,自建物流其實真的只是電商發展中的一個武器,這個武器就是結合主人的需求而設計,而能否保護其他的商戶則真的很難說。(記者 蔣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