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蘇南地區聯結上海經濟圈的重要門戶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產業集聚高地,無錫市錫山區是華東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重要集聚地。錫山區前身為”華夏第一縣”無錫縣,是中華民族工商業和鄉鎮企業的發祥地。全區面積3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萬,下轄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東新城高鐵商務區、4個鎮(羊尖、鵝湖、錫北、東港)、2個街道(東亭、東北塘)。2013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90.5億元,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7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7679元和20385元。
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長三角中心點,北近江陰,南瀕太湖,東鄰常熟,西接無錫市中心,是長三角地區海陸空交通樞紐和區域性物流中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現代化、國際化、科技型、創新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行政管轄面積125平方公里,由西部園區、中部園區和東部園區三部分組成。西部園區依托滬寧高速道口的輻射優勢,將打造成為功能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集聚區;東部園區即錫東創新科技城(S-PARK),利用京滬高鐵和無錫市錫東新城開發建設的契機,規劃發展科技研發、休閑商務、高端居住、會展酒店和高科技制造業;中部為無錫高鐵站商務區。
宏圖
在充分結合本地區產業特色的基礎上,近年來錫山區全面培育優化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環境,積極承接國內外服務外包產業轉移,加快促進服務外包產業集聚發展,努力使服務外包成為其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這樣的考量,對落戶區內的服務外包企業,錫山把自主創新作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價值取向,重點鼓勵和扶持企業在承接外包業務的同時,堅持自主創新道路,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企業競爭力。
針對專業人才,這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環節,錫山堅持培育、吸引相結合的方式,意在聚集一批服務外包領軍人才和一批管理、技術專業人才,建成一支梯次合理、充滿活力、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
錫山致力于通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提升;著力打造產業集聚、特色鮮明、具有帶動引領作用的服務外包載體;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知名服務外包企業;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本地服務外包骨干企業,把錫山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全市服務外包示范區。
在確立了以占領高端服務外包市場為方向,以提升服務外包規模、層次和競爭力為目的,主動承接跨國公司的離岸服務外包”的主體思路后,信息技術外包、創意設計外包、物流服務外包、業務流程外包等就成為錫山擬重點發展的服務外包業務領域。
信息技術外包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設計、與設備相關的嵌入式軟件設計、網絡增值服務及與游戲相關的軟件設計等;同時發展軟件與系統集成、應用系統設計等。創意設計外包主要發展動漫創意、網絡游戲創意、會展創意、廣告創意、建筑裝飾創意、景觀藝術創意等。物流服務外包重點關注以境內外中轉、采購、分撥和配送等為主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務流程外包重點瞄準金融后臺服務、財務管理服務、市場營銷服務、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等。
發展
事實上,為加快培養和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錫山區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載體和公共平臺、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壯大服務外包企業集群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并予以貫徹實施。
在服務外包載體建設方面,錫山以4+7”科技三創”和服務外包載體建設布局為依托,按照重點板塊+集聚園區+主要載體+重點企業”的發展模式,以開發區、商務區、東亭為重點板塊,已加快建設和培育了一批軟件和服務外包載體,重點推進了V-park服務外包園、開發區科技創業園、國際質量技術服務集聚園、錫山軟件園等園區建設。截至2013年末,全區服務外包載體建設面積累計超百萬平方米。
以 V-park信息服務和創意產業園為例,作為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無錫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無錫市服務外包示范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3000畝,以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和高品質人居環境的四高聯動”發展戰略作為園區的總方向,著力將園區打造成以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為支柱,宜居宜業、知識密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型、都市型信息產業園區。
在園區的功能區規劃中,產業功能區建筑面積約90萬平方米,占總規劃建筑面積的40%,將打造四個中心”,即網絡技術研發中心、軟件研發培訓中心、軟件外包交付中心、信息系統集成和服務中心。園區希望通過五年的努力,使V-Park信息服務創意產業園產業產值達200億元,集聚各類規模以上軟件、信息服務、文化創意企業達200家,吸收各類中高端IT人才達6萬人。
目前,V-Park一期搜客天地”和二期集智廣場”項目都已竣工。并已成功引進浙大網新新思軟件、朗奇軟件科技、指網生物識別、橡果國際、宜家(中國)客服中心、加拿大高新技術聯盟中國辦事處等項目。其中郎奇軟件科技、新思軟件等11家企業成功入圍無錫市123”計劃。
同樣是錫山服務外包產業平臺載體的代表,無錫國際質量技術服務集聚園(以下簡稱國檢集聚園),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全國第一個被認定以產品檢測、國際認證外包服務為主導的專業外包產業集聚園。
成立于2007年的國檢集聚園,積極搶抓國際技術服務外包轉移的機遇,搭建平臺、筑巢引鳳,整合、引進了居全球前20位的國際檢測認證技術領域的著名機構:Intertek(英國)、PsTUV和萊茵TUV(德國)、UL(美國)、KAKEN和QTEC(日本)、CAS(加拿大)、VB(法國),以及香港地區STC、CMA的技術服務外包業務。外包服務的類別以產品檢測、認證為主導,并有價值鑒定、中介服務等,覆蓋了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外包業務已形成穩定的渠道和市場份額。園內接收的國際著名質量技術發包商數量之多、功能之全、覆蓋面之廣,在全國的服務外包集聚園區少見。
園區最顯著的特色是,作為國際供應鏈高端的、高知識含量的KPO外包的一種形式,園內的外包企業作為國家授權和國際認可的第三方質量檢測、認證機構,可將國家政府部門、國際技術組織和跨國質量技術公司的產品檢測 、鑒定、價值評估和國際認證前置檢驗 、測試產業的外包服務前移”到無錫,可有效幫助出口企業跨越貿易技術壁壘,規避技術風險、降低經營成本、縮短出運周期和提高創新效率,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切實解決部分產品的市場準入問題,直接為產品生產和國際貿易服務。這樣就填補了無錫乃至江蘇地區服務外包行業的空白,從技術服務層面營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下一步
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是錫山區突破資源環境制約,提升產業結構,實現優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錫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錫山將以載體建設為基礎,以招商推介建為重點,以人才培育為支撐,以企業發展為主體,以平臺搭建為保障,以品牌打造為推動,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著力實現服務業的轉型提升發展。
首先,要強化政策引導。通過梳理歷年扶持政策以及企業獲得扶持情況,密切跟蹤國家及省、市政府相關鼓勵政策出臺動態,及時跟進爭取上級服務外包發展專項資金份額,同時積極完善工作程序,推動各項支持政策落在實處,激發企業發展壯大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要加大推進載體建設。進一步做好服務外包企業集聚區規劃,以錫山經濟開發區V-PARK服務外包園和國際質量服務集聚園為重點,推動服務外包集聚區明確自身發展目標定位,按照國際標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現有的全區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布局,整合全區資源,加快推進面向全區外包企業的服務外包技術信息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增強載體承接能力,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層次。優化商業和生活配套設施等軟硬件環境,吸引更多知名服務外包企業入駐,為服務外包企業提高安心的經商環境,為外包人才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其次,要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升產業層次。按照錫山的發展計劃,未來園區要以全球服務外包100強企業為主攻對象,努力引進幾個國際知名服務外包發包龍頭企業落戶。加大對錫山現有及周邊城市龍頭型、基地型外資大項目的招商力度,在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服務外包項目上有新的更大的突破,以此來壯大發包市場。
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時,對已落戶國際服務外包企業的跟蹤服務同樣需要進一步加強。鼓勵其擴大規模,將海外業務轉移到錫山。與此同時,要積極推進區內重點接包企業與國內外服務外包領軍企業、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的聯系與溝通,圍繞配套服務需求拓展外包業務,盡快壯大服務外包產業規模。
再次,要加強人才引進和培訓。結合無錫市高層次海歸人才引進計劃,錫山將著力引進一批海內外具有從事服務外包經驗和熟悉國際外包市場的優秀人才,特別是熟悉國際外包業務流程管理、能與國外發包客戶進行直接業務溝通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盡快提高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結構。同時,要充分利用區內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進一步深化政產學研合作,積極吸引大學生到服務外包企業就業。
最后,要提升服務水平,全面優化發展環境。一方面,要提升服務質量。在現有的組織管理機構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力度,通過培訓、講座等形式,積極研究服務外包的流程,設計服務流程,為外包企業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務,進一步體現服務外包發展的特色和創新。加快建立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外包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務外包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
另一方面,要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和數據安全環境工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專業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信息服務。在數據安全環境方面,將基于與中國電信的良好合作關系,加強雙方合作,在局部拓展帶寬,進一步提高通訊設施環境質量,更好地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