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報》刊發題為《機場打包費,為何那么貴》的評論稱,一些機場的打包費用很貴,該文作者在機場打包時被要求支付70元:一個大箱20元,一個小箱10元,打包費10元,6張防震膜30元,費用較貴。這究竟是個案還是全國機場普遍如此?本網多路記者隨機抽取了12個省會城市的機場進行采訪,發現打包收費情況普遍較貴,盡管各地費用明細有差別,打包一個紙箱也基本在20元左右。
通過表格可見,12家機場普遍需要單獨收取打包費,價格視尺寸大小而定。紙箱打包費處于10-20元這一區間的最多,山西最貴,最高需要花費45元;如果裹膜的話,大部分需要另收費用,價格普遍在20-30元之間,最高需要花費30元,最低也需支付8元的費用。此外,個別機場打包還需其他費用,比如北京箱內放置防震氣泡膜一張加收10元,南昌和武漢如需綁帶至少另加10元。
記者登錄某電商平臺查看,一個50cm*35cm*30cm的紙箱,價格最高為6元,而在機場,同樣尺寸的紙箱所需費用普遍在20-30元左右,貴了近5倍;寬50CM的減震抗壓氣泡膜在該電商平臺上27元可以買一公斤,而在首都機場一張就要收取10元的費用。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機場高價打包費是因為一些機場將打包服務外包,并導致壟斷經營。在采訪過程中本網記者了解到,在受訪的12個機場的打包服務中有6個將打包服務外包,對于打包服務外包租金及承包費,幾乎所有機場相關人員都不愿透露,只有安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露天門面大概一年收取100多萬的費用。記者馬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