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意見》),《意見》對產業發展有何指導意義?企業對政策落實有何期待?第四屆中國服務外包業領軍者年會召開前夕,國際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天津鼎韜首席執行官齊海濤。齊海濤是國內最早從事服務外包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之一,曾主持和參與了多個行業標準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
記者:《意見》對服務外包產業和企業發展有哪些影響?
齊海濤:業界有個普遍的看法,《意見》的發布預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第二黃金時期”的到來。
《意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體現了近年來外包產業的兩大變革:其一是全球服務外包市場格局處于調整期,我國外包企業開拓市場的難度和壓力都在增加。其二,服務外包產業已經從2.0時代進入3.0時代,外包產業已經從幫助客戶降低成本轉變為幫助客戶發展。
《意見》對產業的支持力度空前,除了傳統的財政和稅收方面真金白銀”的支持,還包括鼓勵企業對市場的開拓和人才培養等,尤其鼓勵企業創新研發,重點項目可以通過申請立項獲得國家支持和補貼。這些都把握住了企業的現實需求,激勵企業創新和走出去”,也加快推動國內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意見》對企業的支持包括財政、稅收、金融和便利化等多個方面。企業最關注哪些,對政策落實有何期待?
齊海濤:企業最為關心的就是政策的落實,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67號文”中提及的對企業創新的支持政策盡快落地,希望企業目錄、申報流程等實施細則能夠盡快出臺,例如企業研發項目和高端人才培養的支持。
企業關心的第二點是,服務外包企業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此前我國國際合作主要以裝備走出去”為主,如何帶動服務走出去至關重要。
第三是希望國家加大在岸外包服務企業的支持力度。隨著國內外服務外包產業環境的變化,我國在岸服務外包的規模和占比在逐漸增加。
記者:目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有何瓶頸,應該如何突破?
齊海濤:近年來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發生重大變革,美國外包無法逐漸回歸本土,對日外包因日元貶值利潤大幅縮減,我國的服務產業目前還面臨很多困難。
對于服務外包企業而言,人才、市場和資本是企業三個核心要素。人才問題是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尤其是中高端人才非常短缺。
其次是如何開拓市場。我國服務外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需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作,以及拓展國內市場。
再次是企業融資難。服務外包企業是輕資產型,可以用來擔保、抵押的動產和不動產都很少,傳統的融資方式比較困難。如何拓寬服務外包企業投融資渠道,迫切需要政策落實。
記者:鼎韜產業研究院將在合肥主辦第四屆中國服務外包領軍者年會,這屆年會與往屆有什么不同?主題與未來對話”有何特殊的含義?
齊海濤:我們每年的年會都是緊扣行業熱點和發展趨勢,今年年會的主題與未來對話”是指智能化服務時代的到來。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進入3.0時代。我們正處在新一輪技術革命10年周期的起點上,而這輪產業革命的本質是人工智能技術取代傳統制造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形態從以人為基礎發展到以人工智能”為基礎,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
本屆年會將有超過1000位嘉賓蒞臨,其中60多位歐美企業的代表參與與未來對話”,共同探討智能化時代服務外包企業的運營模式、商業模式和交易模式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