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已成為推動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和擴大就業渠道的新途徑。而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技術和新業態的涌現,在拓展服務外包產業內涵和外延的同時,讓跨行業融合發展成為服務外包的新常態”。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的出臺,讓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服務外包產業著實火了一把。然而,對于迎來發展第二春”的服務外包業界人士來說,遺憾也不少。
缺少全國性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就是這諸多遺憾”中的一個。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各方都認可的全國性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在接受《服務外包》記者專訪時,杭州國際服務貿易協會會長鐘明博說,這意味著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可以相互商討發展、反映問題和解決發展困境的渠道。
鐘明博認為,作為全球服務外包第一大國,印度服務外包之所以能在印度乃至全球服務外包領域舉足輕重,NASSCOM(印度軟件和服務業企業行業協會)功不可沒。
目前,NASSCOM擁有1100家會員單位,其中包括200家全球性公司。通過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協調和溝通,NASSCOM甚至承擔起了協助政府制定產業規劃和市場分析報告、爭取服務外包優惠政策、幫助公司維護知識產權和爭取高性價比服務、開展服務外包各層次專業人才培訓、組織企業到國際市場進行商務推介等使命。也因此,NASSCOM在業界有印度服務外包產業市場部”的美譽。
或許正是看到了NASSCOM的在助推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的探索及成就,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代表,地方性服務外包協會陸續成立。
為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早在2008年,杭州就成立了杭州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暨產業聯盟。”鐘明博告訴《服務外包》雜志記者,不僅如此,根據自身產業特色,杭州還分別成立了金融服務外包聯盟和對日服務外包聯盟兩個分支聯盟。
當時行業的普遍現象是,大公司有活沒人,小公司有人沒活。鐘明博說,成立協會就是為企業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充分整合行業資源,破解這種行業發展困局。
鐘明博同時指出,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為更好地集聚企業,通過抱團互助,爭取一定的行業話語權,同時也為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2014年,在杭州市外經貿局的推動下,杭州國際服務貿易協會正式成立。
由于協會剛成立不久,鐘明博坦承,在如何更好地服務會員企業,解決不同類型會員企業訴求,以及推動杭州服務外包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協會還在思考和摸索中。
但這并不代表其對協會沒有想法和要求。
鐘明博告訴記者,除了幫助企業搭建平臺、筑巢引鳳、創新招商模式外,未來杭州國際服務貿易協會還將致力于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以及幫助企業進行人才培引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和探索。
按照鐘明博的設想,杭州國際服務貿易協會不一定很大,但首先一定要讓會員企業有歸屬感;其次,作為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要能提供政策的咨詢服務;第三,要具有影響市場的能力。
我理想中的協會應該做成這樣,”鐘明博強調,但這個挑戰很大”。
初衷:為企業爭取話語權
《服務外包》:杭州成立國際服務貿易協會的初衷是什么?成立至今,協會做了哪些工作?
鐘明博:其實早在2008年,為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杭州就成立了杭州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暨產業聯盟,并根據杭州的產業特色,成立了杭州市金融服務外包聯盟和杭州市對日服務外包聯盟兩個分支聯盟。
當時杭州有大大小小很多的服務外包企業,但一個普遍的現實是,規模大一點的公司有活沒人,小點的公司有人沒活,為充分整合行業資源,破解這種行業發展困局,有企業主動牽頭提出可以成立一個對應的協會,來為企業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就有了杭州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暨產業聯盟。
但當時,杭州包括整個中國在服務外包行業的話語權還不夠,我們還不具備跟客戶討價還價的能力,再加上當時更多的關注的是杭州本土的行業需求,所以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并不是很突出。
如今,新成立的杭州國際服務貿易協會集中了各種類型的外包企業,特別是一些有實力的、新興商業模式的探索者與實踐者,通過協會這個平臺,可以為大家提供給溝通交流、抱團互助的機會,引導企業走新型外包路線,提高附加值,為企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服務外包》:為推動杭州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您認為,協會可以從哪些層面發揮作用?
鐘明博:服務外包企業的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引進和轉型是主要形式,這其中依托現有產業的轉型,尤為關鍵。在幫助企業搭建平臺、筑巢引鳳、創新招商模式等領域,作為行業協會都應該發揮更多的作用。
除此之外,作為行業協會,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培育和輔導。要多組織些公益講座,根據不同的熱點專題給會員企業講述和傳遞一些全球IT市場及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趨勢。當然,這種培訓和講座面對的需是企業的直接負責人和一把手”。
在這些方面,北京協會做得比較多。他們每年至少會組織6次以上的這種專題講座。目前杭州搞的不是很多,需要我們有計劃的予以加強。
《服務外包》:綜合杭州的城市風格和產業特色,杭州服務貿易協會還可以承擔起哪些使命和責任?
鐘明博:杭州最大的優勢在互聯網和電商,淘寶、阿里巴巴帶動和催生了一大批產業鏈上的企業。作為行業協會也應該更多的關注這些小微企業。
很多時候,在到底是為大企業服務還是為小企業服務方面,協會往往會很糾結。為大企業、龍頭企業服務,效果立竿見影。但如果忽視了眾多小微企業,協會就會變成企業俱樂部,背離協會的初衷。
更何況,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龍頭企業和小微企業已經很難明確區分了。它可能今天還是小微企業,沒過多久就成長為龍頭企業了。所以,我覺得杭州協會可以嘗試協調成立一個服務外包產業基金,真正去孵化和培育一些企業。這是一個值得嘗試和探索的方向。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生存,就需要找到自己的藍海,這就需要其對市場有清晰而明確的認知,根據終端客戶需求,找到新的細分領域;除此之外,依托大公司,專注于某個細分領域,也是可行的路徑。在這兩方面,協會可以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促成會員企業間的合作,最終互利共贏。
對傳統上規模的服務外包企業來說,要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盈利模式的持續創新,就需要進行轉型升級。對杭州服務貿易協會來說,可以在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以及幫助企業進行人才培引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和探索。
《服務外包》:協會要真正發揮作用,肯定要解決會員企業反饋較多的問題和訴求。目前這部分訴求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有沒有針對性的分析和研究?
鐘明博:是這樣,不同類型外包企業的訴求肯定會有差別。
比如說對日外包的企業,它更多關心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與之對應,肯定有企業關心協會能不能幫其打進國際市場。這種企業往往在國內做的不錯,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但國際市場的渠道不夠。還有的企業關心協會搞什么活動,可以為其提供哪些服務,比如各種培訓及講座。
因此,作為一個集體組織,協會肯定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別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將會員歸類,根據不同的會員類別和特點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而且這種活動不需要多大的規模,哪怕只是三五個人的規模,只要有實效就好。
理想:獨立不失立場
《服務外包》:基于這些需求和特點,在引導杭州服務外包企業搶抓產業融合新機遇方面,協會有哪些設想和實質性的行動?
鐘明博:我認為協會的作用不外乎三方面:第一,要讓會員企業有歸屬感,覺得協會的存在就是為會員服務。無論是業務問題還是其他訴求,協會都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政策的咨詢服務。作為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和出臺有關政策時,協會應該有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政府決策。另一方面,協會要向企業宣講和落實具體的政策,并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這也很重要。此外,如果能力具備,協會還應該發布準確、專業的行業研究報告,為企業和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第三,影響市場的能力。以對日外包為例,如果協會具備一定的市場控制力,在遇到發包商壓價或者宏觀環境變化導致的交付成本上升的問題時,就可以通過協會來談判,幫助企業爭取應有利益。同時,遇到不誠信的企業,也可以發布行業黑名單的形式,進行行業警示。
《服務外包》:如果這些設想都在按預期推進,您理想中的杭州服務貿易協會應該是個怎樣的圖景?
鐘明博:理想一點的話,協會首先應該是一個受政府監管不受政府控制,相對獨立的組織。如果不具備獨立性,就容易失去立場。
具體點來講,應該有10個以上的工作人員,有一個強大的秘書處和執行團隊;有一個像你們這樣的媒體,因為這意味著話語權;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具備行業導向的話語權;每年都有會舉辦有影響力的活動,這可以根據會員企業的層次和需求來設計,比如在某些領域組織會員企業及員工參與的競賽,舉辦一些有影響力的論壇,促成會員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溝通合作,等等。這無論是在地方政府間還是整個服務外包行業中,都能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我理想中的協會應該做成這樣,但這個挑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