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承接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轉移工作,科學制定招商方案,今年二季度,天津市商務委和天津鼎韜服務外包產業研究院聯合開展了北京信息技術及百家服務外包企業專項調研活動。本次活動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余份,回收了105家企業的有效問卷,涵蓋了北京地區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共享服務中心等領域的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收集了企業基本情況、外移意向、外移原因、選擇外移城市標準、對天津社會經濟印象、對天津產業認知程度、對天津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等信息。在反復研究分析基礎上,形成了本報告。
一、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外移的主要特點
(一)新興領域大型企業轉移意向明確
在105家被調查企業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企業14家,上市公司8家,總部(不包括亞太總部和區域總部)設在北京的企業17家;具有明確外移意向及戰略的共計24家,占被調查企業的22.8%。在24家企業中,41.67%的企業開展了ITO和大數據業務,33.33%的企業開展了BPO和移動互聯網業務。
(二)企業一般采取比較保守的方式完成外移
24家有外移意向的企業中,5家企業計劃在半年到一年內完成向外遷移,12家企業計劃在1-2年內完成向外遷移,其余7家企業將在三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實施外移戰略。在被調查的105家企業中,就外移主營業務,選擇了交付中心”、研發中心”、運營中心”、數據中心”和銷售中心”的企業分別占40%、37.14%、34.29%、31.43%和31.43%。有4家企業將外遷總部,只占被調查企業的0.038%。
(三)人才、市場和配套環境成為外移選址的核心要素
問卷信息顯示,人力資源保障”、市場整合和開拓”以及辦公和生活環境配套”位居企業外移顧慮要素的前三位,分別占比65.93%、57.14%和40.66%。34.07%的企業認為人力資源保障”是企業外移的首要顧慮要素,20.88%的企業把市場整合和開拓”和辦公和生活環境配套”作為首要顧慮要素。33%的企業最先考量地方專業人才可用性”, 17%的企業最先考量地方綜合運營成本”。首要評估地方產業環境配套完善度”和優惠政策和政府扶持力度”的企業各占14%。
二、天津承接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轉移的優勢和重點承接領域
(一)天津成為北京企業外移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105家北京企業外移意向信息顯示,外移目的地選擇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城區和武清區的企業占45.16%,選擇北京近郊的占58.06%,而選擇河北省的只有3%。我市成為北京企業外移選擇較多、首選較多的目的地,僅次于北京近郊。
(二)北京企業對天津城市整體印象和服務外包產業基礎和環境評價較高
在105家被調查企業中,有95家企業對對天津市的整體印象”進行了反饋:15%的企業表示對天津城市整體印象很好”,57%的企業表示對天津城市整體印象好”,只有26%的企業表示對天津的印象一般”,而表示對天津印象不好”、很差”或者不了解”的企業,合計不超過企業總數的2%。在95家反饋企業中,55%的企業認為天津信息技術服務及外包產業發展水平和產業環境比較好,只有5%的企業認為天津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產業基礎和環境較差”或不了解”。
(三)北京企業看中天津的區位交通、政策扶持和綜合運營成本優勢
在93家北京企業反饋中,66.67%的企業認為區位和交通”是天津承接北京信息技術服務與外包企業外移的最大優勢,而且49.46%的企業首選區位和交通”; 45.16%的企業認為,產業政策和政府扶持”是天津的第二大優勢和吸引力;另外,與北京相比,33.33%的北京企業認為綜合運營成本是天津的另一大優勢。
(四)中心城區、濱海新區以及武清區成為天津的重點承接地
對選擇天津區域的企業反饋中,61.33%的企業選擇濱海新區,將濱海新區視為天津首選外移區域的企業占到38.67%;49.33%的企業選擇中心城區,但是將中心城區視為天津首選外移區域的企業比重高于濱海新區,達到46.67%,選擇中心城區的企業九成以上將中心城區視為外移天津的首選區域。還有21.33%、8%和6.67%的企業選擇了武清區、北辰區和西青區,近10%的企業將武清區視為外移天津的首選區域,首選北辰和西青區的企業占比都不到5%。
(五)ITO、BPO和云計算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是天津承接的重點領域
17家有外移天津意向的企業中,59%的企業計劃在兩年內實施遷移,其中,29%、35%、18%的企業主營業務在ITO、BPO和云計算三個領域;88%的企業選擇遷移部分職能、設立分支機構以及通過并購、合并搬遷等非整體遷移的保守方式,選擇整體或總部遷移的企業不足一成。天津可承接的企業職能90%以上為運營中心、交付中心、研發中心、數據中心或銷售中心。
三、天津承接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轉移的制約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向外轉移意向已經顯現,我市憑借良好的區位、交通、成本等優勢,具備了承接北京企業專業的良好條件。但是與北京相比,我市在適用性人才、產業環境配套、產業宣傳推廣以及本地市場機會等方面差距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北京企業的遷移。
(一)人才資源結構存在不足
北京企業比較看重人才的產業適用性和人才招聘、引進和落戶等服務,而不單純是教育培訓資源和畢業生數量。我市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較北京偏低,缺乏各類高層次項目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而且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務方面與北京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新技術開發和推廣能力較弱,這些嚴重制約了天津承接北京企業轉移。
(二)整體產業配套環境不夠完備
北京企業認為天津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產業基礎和環境一般的企業占到40%。很多企業認為,天津產業要素配套和產業環境與北京差距很大,尤其是服務業水平、資源配套和服務業綜合環境等方面,明顯是天津的弱項。
(三)產業政策宣傳推廣不到位
北京企業對天津產業發展和政策缺乏了解。97家企業中,只有6%的企業表示比較了解”天津外包政策,34%的企業知道一些”,60%的企業不太了解”或者一點不知道”。
(四)本地發包業務趨于保守
盡管天津是京津冀三省市中制造業、服務業發展迅猛的區域,但本地發包一直比較保守。近一半的北京企業認為,天津地區的市場機會少是影響企業外移天津的重要原因。
四、加快天津承接北京信息技術及服務外包企業轉移的建議
(一)自上而下,長短結合,有序推動北京外移企業落戶天津
建議成立專項工作推動小組,統籌協調各有關職能部門、各區縣(功能區)制定總體規劃方案,推動產業政策、園區建設和招商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和完善津京一體化協作機制,貫通津京市和區的經信委、商務委、科技委等政府部門間的聯系,自上而下的推動北京企業的有序對接和轉移。構建起服務外包園區、服務外包協會和軟件協會、中關村等專業機構、園區和服務外包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機制,聯合舉辦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活動,充分發揮行業聯盟、行業協會以及園區服務等中介組織的作用,以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與外包產業聯盟、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北京軟件行業協會、北京中關村產業園為代表,做好與這些組織的溝通協調機制以及相關工作的對接事宜。
(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宣傳推介天津產業發展規劃和環境
建議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宣傳,全面宣傳和展示天津的產業基礎、規劃和環境,以及外移企業關注的人才、成本、政策等優勢。深入研究ITO、BPO、云計算等最有可能向天津轉移的產業領域內企業的發展特點和特殊需求,以及企業信息獲取渠道特征。針對企業投資選址考量的核心要素,制定宣傳主題和內容,重點突出外移企業較為看重的產業人才、扶持政策、市場潛力等方面的介紹,圖文并茂展示天津的產業基礎、配套環境、成本等企業關注的其他產業發展要素,最終達到吸引目標企業轉移天津的目的。整體推進工作,可劃為事前、事中、侍候三個階段,以規模型招商活動為標志,事前充分做好對外推介的資訊、信息、網絡宣傳;事中做好有針對性、有效性招商活動設計;事后做好已達成意向項目的跟蹤落實。
(三)點面結合,高低搭配,有步驟、分階段、多方式組織招商
建議針對目前外移意向企業、有意愿計劃外遷的大中型企業進行重點招商。定點招商與整體推介相結合,高層訪問與工作拜訪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通過訪問和邀請,同企業進行面對面的多輪溝通,明確企業發展的需求和轉移的條件,從而打造針對性的落地解決方案,推動這些企業落戶天津。針對天津最具有機會的ITO、BPO、云計算等領域,建立北京招商企業名錄,明確到企業核心決策人和關鍵聯系人聯絡信息、企業發展現狀、發展核心要素和獨特需求,對企業數據庫進行及時完善,對數據庫內的企業根據其外移意向強烈程度進行分類,動態跟蹤企業外移戰略進程,快速反應,跟進招商。合理采用招商方式,依據產業最新動態和熱點事件制定不同主題,舉辦北京企業招商會、路演、企業拜訪、企業調研、主題會議、網絡招商等活動,構建立體化的招商引資體系。同時,借助協會等組織機構和第三方平臺,充分了解企業轉移意向和轉移需求,實現潛在企業的全面把握和招商啟動,形成長期穩定的、相對標準化和特性化的招商工作機制,為后續企業的入駐提供標準化的招商信息流,為持續推進承接北京企業總部和新興領域企業進津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