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服務外包市場仍存在接發包信息流通不暢、企業信用度不高、市場競爭無序、成本控制困難等問題,中國服務外包企業還面臨著能力、成長、資金、品牌、管理、人才、規模和市場等方面的多重挑戰。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服務外包信息共享機制滯后,主要表現在:信息孤島”現象較為突出、基礎資源信息庫未得到充分共享利用、信息共享機制嚴重缺失等方面。
當今在以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背景下,加強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相關部門的信息交流與合作,促進信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建立健全服務外包信息共享機制,對進一步完善服務外包統計制度、制定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以及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集約化、低成本、高效率地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都至關重要。
國務院在《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4]67號)中提出的加強統計分析體系建設。健全服務外包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加強服務外包統計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服務外包信息共享機制很有必要。
建立服務外包信息共享機制的實現路徑應兼顧到共享各方的均衡利益,實施中短期戰術性共享和中長期戰略性共享。橫向的各部門,由于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信息共享的最主要目標是達到工作的交流與協作,可以探索如下途徑:
其一,完善法規法律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共享的法律法規,有效解決制約政府信息共享深層次發展的法律法規問題,可以將服務外包產業的統計納入國民經濟統計范疇,用國家統計法來制約和推進服務外包的數據統計。
其二,定期更新行業標準,包括產業界定、企業標準、統計標準、質量標準、企業信用標準、平臺設施標準、信息安全標準、企業管理標準等。
其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由公共平臺接收數據后進行再分類、整理、儲存并向需求部門、企業提供基本查詢。政府也可利用平臺推行信息增值服務系統。包括:縱向增值,指行業信息的深加工,通過行業信息的深入挖掘進一步提高行業領域內現有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橫向增值,指跨越部門和行業壁壘的政府信息空間的拓展,進而擴大產業信息利用的范圍。
其四,推進交易促進平臺建設。實行政府引導、市場推進、企業運作”的機制。服務外包的最大特征是融合其他產業共同發展。融合其實也是企業對資源的整合能力,是對自身的一個最大挑戰,這取決于其對客戶、市場、服務產品和本身的優勢深度理解。而平臺建設就是為服務外包的融合發展”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鵲橋。服務外包交易是一項非常個性化的特殊交易,具有交易內容保密性強、接包方篩選難、合約難以標準化等特點。第一步,建立統一的接發包電子信息平臺,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交易模式,根據利益驅動機制,建立相關信息與數據;第二步,實現零門檻、重信用、規范化”的線下交易,時機成熟后完全過渡到線上交易,甚至掌上交易。同時可建立較為準確的項目交易統計信息。
交易促進平臺的原理是,把市場上的產品(服務)、技術、金融、信息、人才、規則、秩序和環境等要素通過互聯網組合成服務外包領域中的服務需求方和服務供應方的共享信息平臺,同時把技術創新、交易規則、項目推介、企業信用、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支撐平臺都放在同一個大平臺上,實現資金、政策、市場、技術、項目、信用、服務融合為一體的全行業服務平臺。通過信息整合、處理和項目撮合直至項目對接成功,同時提供金融保險、公證仲裁、項目全過程監管等增值服務,融合了服務需求方、服務提供方以及社會第三方的智慧,通過線上和線下的聯動與融合,最終實現服務外包產品交易的互聯化。由此縮短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促進中心的功能是:行業數據、政策和項目信息挖掘、分析和咨詢服務;企業信息,接發包雙向項目對接、撮合直至交易成功;項目合同鑒證、全過程監管、技術管理和投融資咨詢服務;市場開拓咨詢、企業信用論證、企業信用等級評估、企業運營模式創新、技術和管理培訓、投資促進活動、商業環境評估等。
因此,建立健全服務外包信息共享機制意義深遠,以此可以解決信息共享不足、共享不均和共享不暢的問題,對發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