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加快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閩政辦〔2015〕105號,以下簡稱《十二條措施》)。為了更好了解政策,推動福建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加快發展,現對政策出臺的背景過程、主要內容、政策亮點等進行解讀。
一、《十二條措施》起草背景和過程
2014年12月28日和2015年1月28日,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4〕67號)和《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8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的兩個意見,推動福建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加快發展,并制定符合福建省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是省商務廳赴有關設區市認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召開重點服務貿易企業座談,實地走訪代表性企業,了解企業關切的問題,聽取設區市意見和建議。二是召開省直及中央駐閩單位等29部門處室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聽取并征求各部門對《福建省關于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加快發展十二條措施》(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參加了商務部對兩個意見的政策解讀會,并根據各兄弟省市交流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福建省關于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加快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
二、《十二條措施》的主要內容
《十二條措施》提出爭取到2020年,全省服務貿易總額達到400億美元,服務外包業務規模年均增長30%的發展目標。主要內容包括:明確服務貿易重點發展領域、創新發展模式、培育重點領域龍頭企業、推進功能區域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培訓引進、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等七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也提出了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服務和支持、提升便利化水平,建立統計分析體系和建立工作聯系機制等五個方面保障措施,并明確了落實工作任務和實施保障措施的責任部門。
三、《十二條措施》的亮點
一是福建省首個由省政府印發的服務貿易政策。《十二條措施》是服務貿易領域第一個省政府印發的文件,也是省政府首次全面、系統提出福建省服務貿易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促進措施和責任單位。
二是明確服務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積極擴大旅游、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重點培育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研發設計、通信、金融、文化創意、廣播影視、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新興服務貿易;加強中醫藥、體育、餐飲等特色服務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同時要求各地要立足自身基礎和發展潛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當地特色的服務貿易,
三是強化服務外包是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將承接服務外包作為提升福建省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外包業務比重,促進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擴大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拓展服務外包業務領域,加快發展與制造業聯動的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交通物流、電子商務、會展服務、節能環保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等服務外包。提升服務跨境交付能力,推動離岸、在岸服務外包協調發展。通過培育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能力強的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區。積極推動福州等城市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享受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相關政策措施。
四是推進服務貿易功能區域建設。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集聚作用,依托現有各類開發區和自貿試驗區規劃建設一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推動福建省自貿試驗區加強兩岸現代服務業、金融創新、國際航運、國際旅游等合作,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研發、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旅游服務、文化貿易和版權貿易等服務貿易,推動發展動漫創意、信息管理、數據處理、供應鏈管理、飛機及零部件維修等服務外包業務。在ECFA框架下,推動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擴大通信、運輸、旅游、醫療等行業對臺開放,承接臺灣地區服務業轉移。通過服務貿易功能區建設,帶動服務貿易集聚發展,成為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五是注重重點企業培育和國際市場開拓。制訂和完善《福建省文化出口重點培育企業認定辦法》和《福建省服務外包重點企業認定辦法》,每兩年開展一次重點企業的認定工作,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企業。支持服務貿易企業參加境內外服務貿易重點展覽會、洽談會,支持服務貿易企業在境外進行版權登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以及維護和升級,開展檢驗檢測認證等國際通行的資質認證,鼓勵各類服務業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合作,支持企業通過新設、并購、合作等方式建設境外營銷網絡、服務網點和國際性公共服務平臺。
六是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國務院提出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是擴大開放、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著力點,有利于穩定和增加就業、調整經濟結構、形成產業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為此,福建省出臺的《十二條措施》加大了對服務貿易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認證、人才培訓、建立統計分析體系等方面。
七是著力破解服務貿易企業融資難題。由于服務貿易企業具有輕資產特點,普遍面臨融資難”問題,為此,《十二條措施》提出解決融資難”的支持措施。一是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供應鏈融資、海外并購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融資租賃等業務。二是運用好外貿企業助保貸”業務,為服務貿易企業提供增信和融資支持。三是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現有業務范圍內加大對服務貿易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并購等業務的支持力度,支持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建設。四是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支持服務貿易企業運用金融、保險等工具開拓國際市場。
八是創新服務貿易特點的通關監管模式。針對以監管貨物貿易為主的現行海關監管模式,與大多數服務貿易企業交付物的無形性不相適應情況,提出建立和完善與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辦法。探索對會展、拍賣、快遞、建筑等服務企業所需通關的國際展品、樣機樣品、藝術品、電子商務快件、機械設備等物品的監管模式創新,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積極提供通關便利。簡化服務貿易跨境結算手續。支持服務貿易企業采用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等方式提高外匯資金使用效率。為從事國際服務貿易業務的中高端管理和技術人員出入境和居留提供便利,簡化相關審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