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貴陽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上了解到,自2014年起,貴陽市每年安排1億元設立貴陽市呼叫中心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支持呼叫中心產業發展。
根據貴陽市呼叫中心產業的五年發展目標,通過3至5年的努力,貴陽市呼叫中心座席規模將達到20萬席,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發現,貴陽市已成立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及市、區領導小組和呼叫中心產業發展辦公室,統籌全市呼叫中心和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同時設立呼叫中心產業投資基金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安排1億元設立貴陽市呼叫中心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截至目前,貴陽市已先后引進阿里支付寶、當當網、重慶步訊、聚思鴻公司、海航服務中心等企業級項目入駐落地,建成了惠普跨境電商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啟動了貴陽市服務外包與呼叫中心綜合產業園建設。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貴陽市新增大數據產業注冊企業1270家,已有超過2.2萬臺數據中心服務器投入運行,呼叫中心產業規模已突破5萬席,預計全年可實現10萬座席的總量目標。貴陽市軟件與服務外包業上半年規模達到178.29億元;在端產品制造業方面,年產10萬臺服務器、存儲器的惠普生產基地已建成試生產,今年上半年端產品制造業規模達到150.87億元。
市人大常委會建議,當前市政府應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區(市、縣)呼叫中心產業發展工作機構建設,并把人才培養工作作為全市呼叫中心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同時推動產業配套,促進呼叫企業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