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服務業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和中國服務業的發展繁榮,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正在成為中國開放型經濟體系中最有活力的組成部分。CNSPHOTO提供
9月下旬,由商務部、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和杭州市商務委共同承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服博會),在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杭州舉行。
近年來,得益于服務業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和中國服務業的發展繁榮,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正在成為中國開放型經濟體系中最有活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推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當然,在巨大的機遇面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失去低成本優勢的現狀下,服務外包企業該如何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個難題同時也正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創新的動力。
服務外包迎來大發展
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也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石。
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劉海泉介紹,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貨物貿易和制造業跨國投資持續低迷,而服務業跨境貿易的投資卻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2008年至2014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從3.98萬億美元擴大到4.9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3.7%,明顯高于同期貨物貿易2.7%的增長速度。服務領域跨國投資占全球跨國投資的比重接近2/3,跨國公司加快研發、咨詢、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7500美元,進入中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以來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持續快于第二產業,2013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已接近GDP總量的一半。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
2008年至2014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由47億美元增加到559億美元,占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份額由7.7%增長到接近30%。今年1月至8月,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357億美元,增長10.3%。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服務外包的業務結構也明顯優化,以知識和研發為特征的知識流程外包快速增長,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劉海泉還表示,我國進一步的擴大開放,將為服務外包下一步的發展拓展新的空間。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今年新發布的《外包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制類條目減少了50%以上,取消和放寬了電子商務、運輸等服務業的要求,將建筑設計、養老機構等列入鼓勵類,上海等四個自貿實驗區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上述這些政策和措施,將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另外,互聯網+”行動計劃也為服務外包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在催生新的發展機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首次提出實施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互聯網+”大大拓展了服務外包的領域和價值,服務外包產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創新增長落點于數字化
記者注意到,在這次服務外包行業盛會上,與會者談論最多的就是數字化與互聯網+”,事實上這也正是服務外包行業的流行趨勢及主要特征。據悉,本屆服博會就是以互聯網+:數字化驅動商業價值”為主題,緊扣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和服務外包行業新趨勢。
服務外包企業關注數字化與互聯網+”也是因為他們服務的客戶在關注這些,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美國高德納公司全球副總裁克里斯汀·斯騰斯楚普表示,未來全球會在技術方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意味著很多企業,特別是接包方會有很大的變化。在接下來兩年,有50%的公司都會建立自己的數字技術平臺,而這樣的數字技術平臺會改變很多企業的做事方式。而接下來的五年,也會有64%的企業更多的采用這種數字化來作為他們基本的商業模式,這也將造成很多變化,同時也將帶很多機會。
這兩年東航董事長有一句話,叫‘數據化是航空公司的最高形態’,我們今年把智能化、互聯網化作為我們航空公司的信息戰略,所以可見現在數字化對于航空公司的重要性。”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信息部副總經理李福娟表示,東方航空很重視數字化業務的發展。
在市場的變化下,數據化業務成為服務外包企業關注的重點。
在克里斯汀·斯騰斯楚普看來,數據化業務實際上是能夠帶來新的業務的設計,這個業務的設計并不是說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實際上是巨大設計上的變化,而這也和互聯網+”是相關的。互聯網+”實際上是數字化業務的基石,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這意味著企業要有很復雜的基礎設施,有了這個之后才有數字化業務,可以共享機會,所以,有了互聯網+”就能支持數字化業務的發展,同時帶來更大的商機和變化。
在互聯網+”時代,服務外包企業開始摒棄傳統的模式,不斷地進行創新,運用新的信息技術、智能化設備來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目前大部分企業將注意力放在技術創新上,云技術、物聯網、三維打印等智能設備、高級分析幾乎無處不在,智能無處不在。比如云服務,許多企業都已經移到云端,很多創新都是在云上進行的,這些創新都將在云上繼續開展。
然而,對于服務外包領域的技術創新,塔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宋哲有著不同的看法。宋哲認為,很多應用還是基于傳統的基礎設施進行的,比如安全、智能和監督,這些領域很多還沒有向數字化轉型;比如說云端軟件的許可還沒有完全數字化,所以,還是有很多的服務和事情是要在傳統的平臺上做,但是要關注方便性以及可延展性等等。
宋哲還表示,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逐步的創新非常關鍵。比如說,云技術或者是數字技術可以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但是必須要每天逐步地創新,所以要非常關注這種點滴的創新。創新可以讓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廉價、更加方便,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點滴的創新,必須是傳統業務模式與新的創新模式結合的混合模式。
如何滿足客戶需求
無論是任何創新與進步,最終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然而盡管服務外包企業在不斷進行創新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現實中似乎服務外包企業的腳步總是要慢一拍。究竟服務外包企業要如何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呢?
高德納公司管理副總裁布萊恩·布里茨表示,客戶企業需要數字化業務方面的幫助,需要在服務交付過程當中能夠有自動化,如果服務外包企業沒有相應的認知戰略,那么服務就沒有競爭力。
李福娟表示,目前服務供應商針對一些行業解決方案相對來說偏少一些,同時現在中國整個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互聯網化的影響很大。所以,希望這些服務公司未來能夠跟著企業一起來轉型,這是雙方共同需要面臨的問題。
的確,服務外包企業如果要滿足客戶對數字化業務的需求,前提是自己要熟悉這方面的業務,要有新形勢下轉型升級的意識。
另外,布萊恩·布里茨還提到,服務外包企業只有好的技術,沒有驅動創新,也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很多服務供應商、接包商說自己是數字化,但其實更多采用的是四大合力的解決方,他們有社交、分析、云計算,他們說這就是數字化實踐,而這實際上并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客戶的需求不止一個新技術,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深的全方面戰略需求。
武漢佰鈞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執行總裁肖駿表示,服務供應商的中國甲方企業在發展,自己的水平也越來越高,他們更多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價值,而不是僅僅關注把IT一個口徑做好。國際化企業來到中國,落地之后也更加深化,以前可能只是一個點,以后可能是一個辦公室,甚至把后臺逐漸引入到中國來,在發展的同時,對本地的供應體系,包括歐美服務供應公司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對于服務供應商來說,確實感受到戰線拉得比較長,這對所有的服務外包公司都是一個挑戰。
盡管服務外包企業面臨著種種困難,但是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下,服務外包行業依舊有著美好的前景,企業們都在想著走向世界,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的秘籍”。
對此,肖駿認為,隨著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的強大,中國很多優秀業務的企業正在成熟,這就是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機會。我們通過對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步伐中的支持,用一句形象的話說叫‘借船出海’,倒是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或者中國IT軟件企業走向國際非常重要的一條道路。”
對于當下的現狀,國際服務供應商高德納的合伙人李長華認為,在中國市場首先要創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產品,必須要價格合理,要創新。當然從互聯網+時代來看,必須要用四力合一結合方面做相應的服務和產品來幫助進行數字轉型,所以這里面有很多機會幫助企業邁出第一步,進行數字轉型,然后企業自身就可以做相應的轉型、概念驗證、快速失敗、商業模式創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