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候,在資本對企業市場新一輪投機的環境下,我做了IT服務企業在中國新商業技術時代轉型路徑”的專欄投稿。從文章刊出到現在,中國的股市和投資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回顧起來,文中的一些基本判斷依然成立。
文思海輝符山服務外包觀察:中國IT外包行業突破的三大課題
去年這個時候,在資本對企業市場新一輪投機的環境下,我做了IT服務企業在中國新商業技術時代轉型路徑”的專欄投稿。從文章刊出到現在,中國的股市和投資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回顧起來,文中的一些基本判斷依然成立:持續深耕國際化和專業化的廠商需要憑借資本實現轉型,也就是在夯實現有中低端價值鏈業務的基礎上進入高價值的、和業務緊密結合的技術服務市場”的狀況依然是現在進行時;大型IT服務企業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嘗試突破,但行業對轉型戰略的戰術落地存在著不同的思路。
因此,時隔一年,我感到有必要再次激活這個話題,在之前轉型策略的宏觀陳述基礎上做落地戰術可行性的討論。概括的講,我認為中國IT外包行業轉型存在三個關鍵課題:第一是卓越運營和管理,第二是專項能力建設,第三是全球業務拓展。相對于目前難以突破的紅海”競爭狀態,其實這三項都可以歸結為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業務運營和后臺支持管理是IT服務企業的核心差異化能力之一;專項能力建設有橫縱兩個方向,憑借專項能力企業能夠在技術或行業細分領域構建自己的獨特壁壘;全球業務拓展則是通過向海外延伸本土能力獲得競爭優勢,是中國IT服務企業應對國際競爭的必由之路。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這三個課題里中國IT服務產業和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和可行出路。
卓越運營和管理是IT外包企業繼續擴大規模的基礎。IT外包商業模式的核心是以智力密集為特點的服務交付,這就決定了企業運營和管理能力成為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盡管數字化轉型越來越被關注,當前大型IT服務企業的業務增長模式還是主要依靠線性增長。中國的IT外包企業經過近10幾年的發展,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已有能力管理百人、甚至是近千人級別的軟件工程作業,業務和組織規模也超過萬人水平,但與印度和歐美領先企業幾十萬人的水平相去甚遠,其中關鍵差異就在于運營和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成熟度和應用水平。潛心提高自身的運營和管理信息化能力,將外包服務管理經驗固化在系統中,從而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是IT服務企業實現差異化和擴大規模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的企業內部項目,需要從CEO到業務領導的各級負責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且需要在IT架構、業務分析、項目管理等方面補充人才和預算。對于IT外包合作伙伴關系而言,兼有穩健和靈活特點的專業服務運營系統其實才是最終讓客戶心甘情愿買單的東西,因為它能夠實現客戶外包提高技術實現效率和靈活度的外包初衷。
專項能力建設是IT外包企業不斷進化發展的前提。度過行業初期原始積累階段后,粗放的、依賴成本優勢的增長方式難以為繼,企業必然尋求提供更高價值服務的方法,在某一技術領域或細分行業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建設專項能力不外乎內部培育和外部獲取兩大類手段?;谄髽IDNA,延伸發展原有業務或基于某項目的中間產物研發是比較經濟安全的方式,但在內部惰性之下可能進展緩慢;有目的的并購、與他方合資、與客戶共建等方式可以較迅速的獲得目標能力,但需要較大投入,也面臨能力融合或協同的挑戰。技術能力中心、解決方案中心、創新產品實驗室、客戶體驗中心是能力建設的標準套路,而在互聯網創投蓬勃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國內IT服務企業也可以嘗試內部投資孵化的模式。另外,對于某些重要的能力線,建設子品牌也能夠創造更清晰有力的市場影響,從而有益于業務增長和行業拓展,東軟、亞信、文思海輝等企業都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投入。IT外包企業建設專項能力無疑是向行業或解決方案的轉型的肇始,也就意味著平行于現有業務將產生迥異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和人才供給,由于傳統技術服務仍然為國內IT外包企業的主干業務,專項能力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不同業務模式之間的共存和協同。
全球業務拓展是中國IT外包企業應對生存挑戰的必選。十年前,在中國外包剛剛得到外界關注的時候,曾有樂觀的預測中國將取代印度成為下一個全球IT外包目的地,然而在經歷快速發展之后我們看到中國離岸外包產業在多種不利的經濟和產業環境因素影響下發生了下滑。盡管中國IT外包企業在走出去”的實踐中已經超越了很多先發的國內企業,相對于世界領先的歐美和印度同業而言還是非常弱勢,在日益重要的全球外包生態中不但只占微不足道的份額,而且由于在全球化業務拓展方面慢于它國企業,微小的份額實際上還可能在不斷被蠶食。舉例而言,俄羅斯的EPAM,拉美的Softtek,Stefanini等原先和中國處于同一梯隊的企業在歐美、亞太、甚至是在中國都廣泛開展業務,收獲了業務增長和全球影響力。盡管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但中國IT服務行業和軟硬件行業一樣,外企占有強勢地位,因此這一巨大市場并非自然轉化為中國IT服務企業的成長;對于智力密集的IT服務行業,外企與中國企業競爭的不僅是市場,更是人才。中國IT服務企業在自己的主場已經遭遇到全球競爭的擠壓,安于國內市場已經不是選項之一,或者說,只看國內市場在大多數行業和領域存在發展瓶頸,達到一定規模后很可能即面臨全球性企業的整合。在國際市場處于弱勢、而國內市場向外企開放這一腹背受敵的局面之下,中國IT服務企業只有破釜沉舟,堅持走出去”這一條道路方能見到民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全球業務拓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前面卓越運營和管理、專項業務能力建設相伴隨的過程;然而基于過去十幾年對國內IT外包企業的觀察,我認為全球化業務拓展相對于另外兩者而言是最難的一個課題,單個企業需要借助優勢的資本,除此之外,類似印度所做的,國家在目前的各種政策和支持之前首先給予產業發展的優先級也會起關鍵的作用。
以上闡述了中國IT外包產業突破轉型的三要件。限于篇幅和筆者的水平,每一個方面都只是僅僅觸及表面,歡迎同行專家提出寶貴的意見,也期待能有機會與大家進行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