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9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8.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下降2%;進口8.47萬億元,下降15.2%。(11月8日 中國經濟網)
前10月我國進出口出現雙降局面,且降幅稍大,說明當前外貿形勢相對嚴峻,而且是多年以來少見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這次,海關總署還同時公布了10月份的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指數為32.8,比上月環比下滑1.2。分項數據來看,呈現三降一增”態勢,即我國10月的出口經理人指數、新增出口訂單指數、出口經理人信心指數等三項指標都較9月份下滑,而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卻比上月微升0.4.外貿先導指標不振,預示著我國進出口形勢很難在短期內出現根本性改觀,要實現今年外貿正增長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出現我國外貿進出口霜降”(雙降),與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有關。上周二,衡量全球商品航運市場費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一路下行,跌破700點大關,報680點。前不久在中央黨校專題報告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公開課上提到,他比較愿意以波羅的海指數來觀察外需形勢。的確,波羅的海指數能夠比較直觀地體現出全球民生物資及主要工業原料的運輸情況,它對于觀察國際原材料市場變動以及全球經濟景氣榮枯情況,都有重要的指向意義。當前航運市場運力過剩和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成為推動BDI下行的主要因素。BDI這個全球經濟晴雨表也是國際貿易先行指標表現不佳,我國進出口的外需困難可見一斑。
我國外貿面臨著復雜和嚴峻挑戰,政府方面也是相當重視。一年多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動降低外貿企業負擔,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妥善應對貿易摩擦,努力為我國外貿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一段時間以來,通過清理規范收費進一步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又有新進展,據報道,今年還將在全國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海關、檢驗檢疫、港口碼頭、船公司等進出口環節收費,再開展一次全面清理規范工作。
今年以來,最高決策層一直釋放外貿升級發展新信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4月的裝備走出去”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座談會上就指出,要推動我國外貿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形成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優進優出”,其實是我國外貿在提質增效、優化結構等方面的一個積極行動,而正在積極推進自貿區戰略、一帶一路”戰略,也更有利于這個著眼于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全球價值鏈分量的我國外貿轉型行動與外貿引擎切換。從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拉美行”,到習近平主席的訪英之旅”,國家領導人成為了我國優勢國際產能走出去的最佳推銷員”!此外,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也必將融入外貿行業的方方面面,進出口企業應該利用好互聯網+”新平臺,積極創新互聯網+”外貿發展新模式,努力促進我國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變,努力讓互聯網+”為我國外貿注入了全新活力。
筆者以為,中國產品要優進優出”,服務更要優進優出”。今年2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首次全面系統地提出服務貿易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前10月進出口總值雙降,可同期我國服務貿易卻繼續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前三季度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15.9%,占對外貿易比重為14.6%,較上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
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呈現逐季加快增長態勢,可以說是我國今年外貿形勢一個突出亮點。我們知道,黨的五中全會已經為十三五”規劃開局,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發展理念”將引領新的發展行動。在新的發展理念導向下,我國外貿也應該有新的發展行動,其中服務貿易是今后可以使勁”的地方。十三五”期間,擴大服務業開放將成為十三五”改革的重頭戲”,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市場準入”已經成為十三五”規劃建議里的一個定調”亮色。我國服務貿易大好形勢面前,必須努力提升服務貿易對外競爭力。把我國服務業發展巨大的潛質充分發掘出來,把對外服務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起來,我國外貿發展才能更好地在開放中突破發展瓶頸,我國經濟發展也才能有更新更足動力。
提升服務貿易對外競爭力,服務外包創新發展很重要。政府做好服務外包工作,要努力提升各地設立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創新創業創客基地等主體培育成效,在服務外包專項資金、稅費等政策扶持不斷加大力度,尤其是注重推動企業主體提升國際競爭力,來助力我國服務貿易升級,大力支持我國向服務外包強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