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帶動供應鏈管理服務、數據處理和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快速增長,推動業務流程外包快速發展。”7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通報上半年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情況,上半年我國企業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5069.9億元人民幣,執行金額305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6%和13%。因跨境電商帶動,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提高。
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高新園區建設時布局跨境電商和服務外包產業集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園區內建設服務外包產業園,構建一個集人才培訓、退稅結匯、倉儲物流、融資等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跨境電商提供供應鏈整合服務,打造跨境電子商務集聚區,助力形成跨境電商生態圈。
離岸發包市場格局穩定
沈丹陽介紹說,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四大特點:一是離岸服務外包發包市場格局穩定。1~6月,我國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日本和韓國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419.4億元、335.1億元、320.8億元、157.5億元和122.5億元,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總額約70%。
二是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提高。1~6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934.9億元、320.2億元和70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26.9%和6%,占比分別為47.7%、16.3%和36%。
三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新簽合同額快速增長。1~6月,我國企業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新簽服務外包合同金額625.1億元,同比增長33.5%,主要業務包括軟件研發和技術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和工程設計。其中,與東南亞國家新簽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91億元,同比增長83.6%;與中東歐國家新簽合同金額14.1億元,同比增長53.7%。新加坡、捷克市場規模大、增速快,分別是東南亞和中東歐地區最有市場潛力的國家。
四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業務規模穩定。1~6月,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459.3億元,執行金額11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和3.8%;整體業務規模約占全國的60%,保持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集聚程度最高地區。
跨境電商衍生外包新業務
近幾年發展迅猛的跨境電商是業務流程外包的增長動因之一。無論是平臺建設還是進出口業務,跨境電商都衍生出代運營、軟件系統設計研發、智能物流配送、互聯網金融、信用認證、大數據分析咨詢、廣告營銷、售后服務、人才培訓等新型服務外包業務,這些都將為服務外包業務的拓展提供新的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興服務外包細分市場不斷涌現,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商務、數字內容與文化創意等領域出現很多新的機會。服務外包業務增長也從普通的信息技術及商務流程,進入到以工業設計、工程設計、檢驗檢疫、醫療衛生、生物制藥等為主的知識流程外包。
軟通動力是較早發力跨境電商領域的服務提供商之一,其致力于打造覆蓋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為跨境電商企業縮短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利潤空間提供跨境通(002640,股吧)關陽光快捷通道。軟通動力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由電商產業園、電商服務、金融服務及通關服務等業務組成,聚集了金融、物流、通關等不同形態產業,由軟通動力專業電商運營團隊負責落地運營。
目前,軟通動力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已在全國17個城市落地運營,率先實現與青島、南京、成都、合肥的監管系統接通,并成功運營南京空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福建莆田電商服務平臺和佛山南海金融服務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