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服務業開放發展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焦點議題,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受到普遍重視。特別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下,數字經濟、分享經濟快速興起,服務專業化和外包化并舉前行,服務創新和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基于對全球化新趨勢、新特征的科學判斷,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發展,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政策環境日趨完善。自2006年商務部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以來,我國積極構建并持續完善了服務外包促進政策體系,形成了以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體的產業發展體系。
如今,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服務外包發展體系,服務外包規模也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服務外包大國。”在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外資》雜志社(《服務外包》雜志)、南京市商務局聯合承辦的2016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說。
在錢克明看來,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對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加大調整經濟結構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同時,得益于服務業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和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服務外包這個中國開放型新經濟體系中最有活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在進入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階段。
當前,以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物聯網、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不斷拓展服務外包領域的同時,正在催生新的服務外包業態,為服務外包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與此同時,以服務業為重點,中國政府正在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的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會計、物流、電子商務等準入限制,在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四個自貿區和北京市探索擴大服務業自主開放,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這一系列的舉措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空間和新領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在2016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指出,服務外包是新一輪全球專業化分工的重要方式,是全球價值鏈分解、協作、重構的重要載體,已成為服務全球化時代的鮮明特征和重要內容。在經濟社會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大發展背景下,服務外包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增強,成為覆蓋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橫向產業,是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強國目標的重要組成。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拉動國內生產總值(GDP)0.56個百分點的增長;產業規模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7.1%,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為13.6%;知識流程外包(KPO)占比提升至三分之一以上,技術外溢、關聯產業帶動、示范和學習效應不斷增強;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相當于服務出口的28.1%,1.6倍于服務出口增速;新增就業127.5萬人,占全國新增城鎮就業的9.7%,其中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66.9萬人,占當年大學畢業生比重的8.9%。
顧學明坦言,建設服務外包強國就要面向全球市場,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盡快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在制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現代化進程中,充分發揮服務外包在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推動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并肩躋身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