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印發《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就《規劃》進行了解讀。
一、 關于《規劃》編制的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貿易產業發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13號)要求促進服務外包升級”。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67號)要求,研究制訂《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年均增長2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國際市場穩步拓展、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1年的13%提升到2015年的23%,成為促進外貿發展的新動力。2015年,我國國際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646億美元,規模居世界第二位,服務外包產業對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作用不斷增強。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階段。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商務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推動中國服務”再上臺階,走向世界,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聯合編制了《規劃》。
二、 關于《規劃》的編制過程和主要特點
為編制好《規劃》,商務部服貿司成立了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自2015年下半年啟動編制工作,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商務部委托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對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在梳理問題的同時總結經驗,就十三五”期間發展趨勢開展前期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數次召開規劃編制座談會,多次赴地方開展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形成了《規劃》初稿,并正式征求了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根據反饋意見對《規劃》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送審稿,經商務部部務會審議通過后,2017年4月28日,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印發《規劃》。
《規劃》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以推進服務外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服務外包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突出完善體制機制、政策框架、促進體系和發展模式,推進服務外包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優化國際市場和國內區域布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充分發揮服務外包在現代服務業中的引領和驅動作用,為建設貿易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三、 關于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發展的國內外形勢
十三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總體上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從國際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動下,服務外包作為企業整合利用全球資源的重要方式,正在成為推動產業鏈全球布局的新動力。但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增長乏力,全球貿易持續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
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推進,將加快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現代服務業聚集,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傳統比較優勢減弱,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突出。
四、 關于 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發展的主要目標
《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比重明顯提升。提高服務外包標準化程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骨干企業和知名品牌。以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中心,扶持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能力強、體制機制完善的重點園區,形成區域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差異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新布局。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培育服務發包市場,推廣和傳播中國的技術和標準。鼓勵政府和企業發包,壯大在岸外包市場,促進離岸和在岸業務協調發展。
五、 關于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發展的重點任務
為確保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發展目標順利實現,《規劃》圍繞服務外包創新發展,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
一是推進創新驅動。加快推動服務外包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技術引領、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的發展新格局。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服務外包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擴大產業規模,突出優勢領域、關鍵領域和新興領域,提升勞動密集型業務競爭力,著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綜合性服務外包,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是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體,結構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加強各地區接發包企業、園區之間的對接聯系,暢通產業轉移渠道,開展承接轉移促進活動。
四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互利合作格局。
五是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培育一批影響力大、國際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一批規模顯著、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一批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中小型企業。
六是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創新體制機制,大力培養技術能力和垂直領域管理經驗兼備的中高級復合型人才,構建完善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夯實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人才基礎。
七是提高標準化水平。建立健全服務外包標準體系、提高中國服務標準的國際化水平,參與制訂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增強全球標準話語權。
六、 關于十三五”時期發展服務外包的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財稅政策。優化資金使用方向和支持方式,加強對企業自主研發、商務模式創新、企業境外并購等的扶持力度,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中設立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子基金。
二是創新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
三是提升便利化水平。對于開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研究推廣進口貨物保稅監管模式,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引導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為外籍中高端管理和技術人員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
四是發揮示范城市作用。支持示范城市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的高地,做好示范城市建設的階段性總結、經驗復制和政策推廣,出臺示范城市動態調整辦法。
五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造有利于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氛圍。建立服務外包企業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加強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等智庫建設。
六是強化組織實施。將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列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重要議題,著力破除制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七、 關于服務外包重點領域
為突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導向,根據2016年國務院批準的《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規劃》確定了數據分析服務、云計算服務等12個領域作為十三五”期間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旨在突出關鍵領域、優勢領域和潛力領域,引導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外包業務,促進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形成技術引領、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的新格局。2016年,12個重點領域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占離岸總額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