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借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服務貿易大會暨2017長春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峰會召開契機,我市公布了服務外包產業的最新政策紅利,即日前市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全市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解讀說,《意見》有助于我市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以適應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新特征與新趨勢,加速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推進我市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打造東北亞服務外包名城。
明確產業發展重點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意見》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市將服務外包產業列入全市產業發展重點,市級財政每年預算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園區建設、平臺建設、人才培養、企業創新發展、國際市場開拓等。《長春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點城區和開發區也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本區域內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解讀]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把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落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將其看作是提升長春經濟發展質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長春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去年5月,長春經國務院批準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一殊榮是對近年來我市服務外包工作的最大肯定。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政策繼續把服務外包產業列入全市產業發展重點,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擴大扶持范圍,力爭讓更多的服務外包企業享受到政策支持,推進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向更廣范圍和更好方向發展。
真金白銀”
支持產業園區集聚發展
為加強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鼓勵集聚發展,《意見》著重從四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支持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建設。對經市服務外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的自建和利用閑置樓宇改造為服務外包大廈和產業園區,建筑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補助。
——支持服務外包企業落戶長春。對服務外包企業建設、購買和租用辦公用房給予補貼。對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的符合條件的企業購買、自建自用業務辦公用房的,取得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后,經市政府審核認定,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為500元/平方米,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0萬元,自用未滿3年的不得轉讓出售和出租,補助資金由市和企業所在區(開發區)各承擔50%。對入駐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和服務外包大廈的企業租賃房屋的,連續兩年按每月20元/平方米的標準進行補助,年度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所需資金由市和企業所在區(開發區)各承擔50%。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引導電力、通信等部門按服務外包企業和園區發展專業要求提供專門服務,完善園區房屋、交通、金融、教育、醫療、商業、體育、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園區企業發展和員工生活需要。對通過網絡提供在線外包服務業務的服務外包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國際出口專線通訊費的50%給予補助。
——支持市級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市級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及其子平臺,如園區管理平臺、教育培訓平臺、云眾包平臺、人才交流平臺等建設。對經市服務外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的平臺,每年給予不超過開發投入資金總額的50%,單個子平臺項目補助不超過200萬元。
[解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現有吉林省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吉林動漫游戲原創產業園、長春修正服務外包大廈、長春高新區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等服務外包園區12個,各園區錯位發展,各具特色。園區內服務外包企業數量占全市服務外包企業總數的65%以上,園區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占全市70%以上。《意見》有助于將更多優質公共樓宇、閑置廠房轉換為服務外包發展載體。完善服務外包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助于我市構建健康良性的產業生態環境。
大力培育引進企業
壯大市場主體
《意見》指出,我市將積極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服務外包企業。對新入駐并在長春市設立獨立法人企業、注冊資金2000萬元以上、從業人員達到100人、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500萬美元的全球百強企業,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支持;對在長春設立獨立法人企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從業人員達到50人、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達到200萬美元的國內100強企業,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支持;對進入長春的其他服務外包企業,視條件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支持。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在長設立企業總部,對總部企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首次達到500萬美元的,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支持。
支持本地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對國有大型工業、建筑設計、科技研發、醫療、金融、影視文化等企業和機構剝離服務外包業務、設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獨立法人性質的分支機構,并進入商務部服務外包管理信息系統的,根據當年實現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獎勵。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開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對服務外包企業每年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額增量部分給予每1美元不超過0.2元的補助。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對服務外包企業參加經市商務局同意的國內國際展覽、博覽會的展位費、布展費,給予適當補助。
[解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通過支持本土領軍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有助于加快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鼓勵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道路,深耕特色領域、新興領域等措施,有助于促進本土服務外包企業做強做大。
打造長春服務外包
人才搖籃”
《意見》指出,我市將積極培育和引進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服務外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對新設培訓機構的教學設施、教材、師資力量、培訓規模、培訓后就業率等進行綜合考評確認,考評合格的,給予適當補助。支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打造服務外包人才培訓產業。每年視情況給予資金支持,用于實施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千人計劃”,并優先向貧困大學生傾斜,定向培養我市產業和企業急需的服務外包中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
支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經認定的我市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1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從事服務外包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的,給予企業每人不超過2000元的培訓補助(定向用于上述人員的培訓)。對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并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相關部門認定后,對住房、交通費用給予一定的補助。
[解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教實力突出、科技人才資源發達,是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意見》通過積極扶持本土培訓機構和引進域外先進培訓機構并舉的方式,有助于我市培育并儲備服務外包實用型人才。
推動創新發展
提升長春服務”國際競爭力
《意見》指出,我市將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果。適時對企業創新型項目給予補助,補助金額不超過項目已投資額的50%,單個項目不超過100萬元。對企業在國際市場購買技術含量高的成果,給予不超過購買金額50%的補助,單個成果不超過50萬元。鼓勵服務外包企業申請國際認證。對獲得國際認證的企業的認證申請、系統維護升級等費用給予不超過實際費用50%的補貼。
[解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旨在健全服務外包創新體制機制,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企業創新為主體,以政府服務創新為支撐,建立多層次、多主體、多領域、多功能的服務外包產業創新發展機制。推動智能工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設計研發、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技術研發創新和服務品牌創新。
促進融合發展
打造服務外包新高地
《意見》鼓勵服務外包聯盟發展,支持政府部門、協會、高校、企業、培訓機構聯動,對牽頭或聯合舉辦的各類培訓班、產業推廣會、人才招聘會、產業年會等,根據工作需要給予資金支持。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研究咨詢機構、行業協會、媒體和企業等,開展服務外包發展戰略研究、產業宣傳、市場推廣、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適當給予資金支持。
[解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有助于厚植我市優勢產業,調動科研機構資源,鼓勵服務外包與智慧城市、電子商務、制造業升級等互動發展,探索產業跨界融合路徑,更有助于我市在十三五”期間躋身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中等梯隊,積極打造長春服務”與長春工業”品牌并駕齊驅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