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經濟全球化產業將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20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中國服務”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首次超過千億美元,帶動服務出口提升3.8個百分點,圓滿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形成了以印度、中國、愛爾蘭、中東歐、菲律賓為主體的離岸服務外包接包國的市場競爭格局。隨著世界科技發展和應用、各國人才培養和吸引,未來若干年,全球離岸外包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為此,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發包國還是接包國,都要在變化的市場格局中找到適合的發展位置,分享經濟全球化的紅利。
京東關聯公司主營投資管理和金融服務外包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企業注冊資本由約48.42億人民幣增至約52.53億人民幣,增幅約8.5%。同時,陳生強退出主要人員行列。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李婭云,經營范圍包括投資管理;版權代理;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銷售電子產品等。
國家戰略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
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向好,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新動能逐步顯現,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持續釋放,金融服務外包政策體系也進一步完善,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得到大力推進。在廣泛的領域里面,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這樣的戰略中,將有服務外包的鼎力支撐。現在開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客戶需求進行科學分析。
據初步調查,五年前,依靠傳統經驗提供服務的占70%以上,而目前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提供服務的占70%以上。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嘗試將一些業務如金融衍生品、設計的研發、金融數據分析等業務,委托給外部供應商。有利于金融企業補齊短板,打造長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有利于開拓市場、擴大銷售,也有利于合理配置金融資產、降低區域風險。
2020年1-10月,我國企業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日本、新加坡和韓國離岸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007.6億元、814.6億元、716.9億元、403.9億元、253.4億元和22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1%、19%、2.5%、6.6%、8.3%和17.3%,合計占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74.7%。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離岸外包執行額812.2億元,同比增長6.2%。承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離岸外包執行額1141.9億元,同比增長9.3%。
當前,以服務外包、服務貿易以及高端制造業和技術研發環節轉移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正在興起,為中國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現代服務業帶來新的機遇。順應這一發展趨勢,2020年1月份,商務部等8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從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重點領域發展、構建全球服務網絡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貿易便利化6方面為服務外包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在金融業當中的價值轉化率不斷提高,第三方服務的介入和共同參與,對于整個金融業價值鏈的 形成和實現變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金融服務外包發展提供了技術手段,而且使跨境交付有了比較便利的技術條件。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國際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第二節 全球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市場外包需求分析
一、市場規模現狀
隨著世界科技發展和應用、各國人才培養和吸引,未來若干年,全球離岸外包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為此,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發包國還是接包國,都要在變化的市場格局中找到適合的發展位置,分享經濟全球化的紅利。
2016-2020年全球金融外包行業市場規模呈現穩步上升趨勢,截止到2020年全球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規模已經達到5535億美元,未來一段時間預計也會維持在6%左右速度發展。
圖表:2018-2020年全球金融外包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需求結構分析
2020年1-10月,我國企業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日本、新加坡和韓國離岸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007.6億元、814.6億元、716.9億元、403.9億元、253.4億元和22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1%、19%、2.5%、6.6%、8.3%和17.3%,合計占中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74.7%。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離岸外包執行額812.2億元,同比增長6.2%。承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離岸外包執行額1141.9億元,同比增長9.3%。
從業務結構看,我國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正在提速。從重點市場看,我國服務外包已是世界服務分工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前10個月,不論是總額還是增速,我國承接美國離岸業務均為主要合作伙伴之首,這表明兩國在服務外包領域的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這是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匹配的結果,也是市場化運作的結果,并不會因某些短期或人為的因素受到干擾。可以預見,中美兩國在服務外包領域仍有很強的合作動能,前景可期。
圖表:全球主要離岸發包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商務部
三、重點需求客戶
大公司具有離岸業務的比例顯著高于小公司;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離岸業務機構。全球主要的金融服務外包客戶是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
離岸業務的增長產生了對“國家風險”進行監控的需要,即金融機構將業務外包給另一國家(地區)的服務商后,需要監視該國(地區)政府的政策、政治、社會、經濟及法制狀況;同時也應制定適當的應急計劃與退出策略。另外,一家機構業應考慮商業持續性問題,即在極端情況下如何將外包業務迅速轉回國內。
第三節全球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市場承接能力分析
一、承接市場規模現狀
全球軟件外包業務的離岸發包市場由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主導,市場格局較為穩定。其中,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軟件發包國家,2020年發包規模占全球市場的21.3%,中國香港和歐盟分別占據第二位和第三位,市場份額分別為17.2%和15.1%。
二、承接能力規模分布
2020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中國服務”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首次超過千億美元,帶動服務出口提升3.8個百分點,圓滿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形成了以印度、中國、愛爾蘭、中東歐、菲律賓為主體的離岸服務外包接包國的市場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