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有價的。筆者在去福田之前,就這么想。因為專家一再說,賣整車的利潤只是一方面,國內企業應該拓展售后服務這一塊的利潤來源。不過,在采訪結束后,筆者發現對價值的理解狹隘了。
過去,售后服務這一塊主要是需要投入、耗費成本的環節。比如建設呼叫中心,福田2004年花了近400萬建信息系統,2009年升級系統又花了200萬,今年還打算投入100萬,培訓呼叫中心的員工,不算一個專門的負責員工培訓的科室運營費用,每年還要花20-30萬的培訓費。后來,乘用車企業和經銷商學會了在售后服務領域賺錢,比如賣原廠配件。
不過,國內商用車企業,還享受不到這樣的好日子。福田服務總監宋術山說,國外商用車企業確實能在這一塊賺錢,但福田在2015年之前還沒這個打算,在配件上盈虧持平就行了。這一方面與國內商用車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另一方面與國內商用車客戶對價格非常敏感有關。
不能直接賺錢,售后服務怎樣創造價值?僅僅是有了服務口碑,客戶就愿意買產品這么簡單嗎?福田呼叫中心的工作,說明只要主動,服務就有價值。
服務是與客戶接觸的窗口,既是付出的窗口又是搜集窗口。福田呼叫中心的服務理念是只要客戶一個電話,剩下的事情我們來做。按照過去的思維,一個電話解決一件事情,客戶滿意了這個電話成為過去式,死亡了。但福田讓這些電話活了起來,主動整理、挖掘其中蘊含的信息,發現客戶購車意向,研究需求和趨勢,將單純的服務做成了主動調查和研究,研究結果改善了公司管理,提升了營銷的精準性,創造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價值。
很多企業會聘請咨詢公司、調查公司來幫助自己改善管理流程,摸準市場脈搏,這些公司也要進行大量的問卷調查才能得出結論。請外腦的費用不菲,外腦接觸到的又不一定全是目標客戶。而企業自己的呼叫中心,接觸到的可是最精準的客戶群,大多數信息還是送上門來的,企業只需開闊思路,認真對待服務,節省成本、多賺利潤的辦法就唾手可得。
因此,服務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