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基于語音卡平臺,建設價廉的呼叫中心系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并希望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呼叫中心系統模擬中繼線、人工座席和錄音通道的數量,這對語音板卡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傳統的語音卡設計中,一般有兩種方式:采用一體化設計或者進行模塊化設計。而在目前,一些中小企業希望在建設呼叫中心系統時,能根據需要,在較低投資的情況下,靈活調整系統規模。這兩種傳統的方案設計難以滿足這些需要,在語音卡設計中采用全新的模塊化概念顯得尤為必要。
對采用模擬線接入的電話語音卡,電話線接口是語音卡的重要部分,該部分對語音卡的性能、可靠性有極大的影響,也決定了語音卡的類型。根據電話線接口電路功能的不同,可將電話接口電路分為以下幾類:外線接口、內線接口、電話錄音接口等。采用不同接口電路,可構成不同種類的語音卡,用外線接口構成模擬線中繼卡,用內線接口構成座席卡,用錄音模塊構成電話錄音卡。
一體化設計
在傳統的語音卡設計中,一些語音卡廠商采用一體化設計,根據功能的要求,采用通用的分離元件和集成電路自行設計電路。采用該類設計的語音卡板卡的通道類型、功能、通道數量在設計之初已決定,因而靈活性較差,在構成CTI系統時會造成通道資源的浪費。圖1展示了用此類板卡如何構筑一個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當用戶需要增加一個外線通道時,就需另增加一塊外線卡,投資較大。

圖1 用一體化語音卡構成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
模塊化設計
另外一類廠商在設計語音卡時采用了成品的接口模塊。采用此方案設計的板卡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用戶可以在同一塊語音卡上根據需要,安裝不同的接口模塊。由于語音卡是近年來出現的新興產業,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專為語音卡應用設計的模塊。因此,在語音卡設計中通常采用為交換機或其它電話線接入設備設計的模塊,最常見的是SLIC和DAA模塊。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ts)即用戶線接口電路,通常用于程控交換機的用戶板。DAA(Data Access Arrangement)數據訪問接口,通常用于Modem等設備。
與采用一體化設計的語音卡比較,采用通用模塊的語音卡帶來一系列的優勢,主要表現為:
- 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采用電話接口電路的模塊,大大簡化了語音卡電路的設計,從而節省了開發成本。
- 由于SLIC和DAA模塊均為接入公共電信網設計,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 能夠使語音卡產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通道的數量和類型可以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調整,而采用一體化設計的語音卡通道數一般固定為4、8或16,并且類型也是固定的。

圖2 用通用模塊卡構成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
為維護帶來方便,電話接口電路部分是語音卡中容易損壞部分,而采用模塊化設計使得在部分通道損壞情況下,只需更換相應通道即可。
在實際應用中,采用通用模塊的語音卡也存在一些不足:
同樣通道的板卡成本相對采用一體化設計的板卡要稍高。
SLIC和DAA模塊通常有完全不同的引腳結構,不同類型通道模塊間不能互換,從而使通道類型在板卡上不能任意配置,各種類型通道數量由廠家在設計時決定,這點對語音平臺卡來說是致命的。圖2顯示了用此類板卡構筑一個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用戶需要增加一個外線仍需增加外線板卡。從某種意義來說,此類語音卡只能是通道數量可變的語音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音平臺卡。
杭州三匯公司針對語音卡一體化設計與通用模塊化設計中各自所存在的優缺點,提出了全新的模塊化概念:采用完全自行設計的模塊,各類模塊具有相同引腳結構,使語音卡成為不同類型通道的平臺,可以搭載不同數量和類型的模塊,使用戶可以根據系統要求,任意配置語音上通道類型和數量,圖3描述了三匯語音平臺卡的系統結構。

圖3 新語音平臺卡的系統結構
這一思路集合了一體化和模塊化各自的優勢,克服了兩者的不足之處,使用三匯語音平臺卡構成的CIT系統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圖4所示為該語音平臺卡構筑一個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用戶在通道數不大于16線情況下,可隨意增加外線或內線通道而無需增加板卡。

圖4 新結構語音平臺卡構筑8外線+3座席的CTI系統
采用自行設計的模塊,可實現各類不同接口電路采用統一的引腳排列,從而實現了一塊卡上各種類型通道的任意組合,使得一塊卡就可以實現呼叫中心的全部需求,系統結構更為簡潔。
摘自中國計算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