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車聯網,它其實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車聯網應用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小車輛安全隱患、優化車主行駛路線、豐富車輛售后服務內容,讓車廠、4S店、服務提供商和車主的聯系更緊密,實現車—人—路—城市的和諧統一。車聯網的規模發展,也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車聯網行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呼叫中心,車聯網的所有服務,都必須通過呼叫中心來完成。
車聯網呼叫中心是指服務商為用戶提供人工輔助導航、緊急求助等人性化的服務,用戶可隨時通過設備上的一鍵通按鈕呼叫服務中心,享受由服務中心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如車輛監控,一鍵導航,一鍵商旅等等。
車聯網一鍵通并不通 消費者不買賬
從物聯網到車聯網,人們對于車、路、人、城市之間的關系總是抱以濃烈的興趣。在車聯網技術發展中,一鍵通式的呼叫中心似乎已經成為了車聯網的代名詞。雖然國內已經有商家涉足其中,但現實是,消費者們好像并不認可。
據悉,國內已有多家企業組建了車聯網呼叫中心,但呼叫中心的發展形勢并沒有預期的叫好。某車聯網呼叫中心雖擁有粵語、普通話、四川話等七大語音坐席,能服務18萬客戶,但根據車主的效果反饋,容量真實性及服務質量一直存在爭議;國內有的車聯網呼叫中心號稱有幾百個客服坐席,能容納200萬車主同時在線,是噱頭還是實力?
目前呼叫中心提供的服務主要以一鍵導航為主,其他的服務如緊急救援、一鍵商旅等服務不成熟。而一鍵導航屬于輔助駕駛功能,對于車主往往是可有可無。上班一族在主要的用車時段往往無需一鍵導航,甚至不需要使用導航功能;自駕游、會客一類大多雖然會用到導航,但也未必會使用一鍵通功能,因為車主還沒懶到如此地步。因此,對于商家來說,一鍵通導航只能是增加的一個賣點而已,車聯網呼叫中心成了商家證明自己是車聯網服務提供商的標志而已。
另外,本地化服務是車聯網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之一,車主及坐席客服都不免受制于此,不僅會為雙方帶來溝通上的問題,重要的是,會失去原本所要表達的一鍵通的高效優質服務體驗。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場景,車聯網呼叫中心地點設置在深圳,車主持福建閩南方言,到重慶自駕游;如果要車主要呼叫中心座席遠程設置一個目的地,由于方言問題,車主和座席人員難免要進行多番的溝通,等一個信息點下發到車機上,幾分鐘時間已經過去了,此時,一鍵通導航的高效蕩然無存;假設車主在旅途中汽車拋錨,車主甚為焦急,看到救星一鍵通,遂按鍵;對方保持占線提示直至兩分鐘后語音接通;不擅長普通話的車主因交流問題又耽誤了兩分鐘;后因 坐席人員業務不熟,三分鐘悄然而去;轉而另一服務人員,一分鐘后問題得以解決。最終,車主不禁一聲感嘆:一鍵通,多鍵不通啊!
那么,車聯網呼叫中心路在何方呢?
·指路1:呼叫中心由成本中心轉向營銷
車聯網呼叫中心是一個較為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方言配比、遠程服務內容、坐席數量等因素。車輛網作為一個接近于移動互聯網的行業,龐大的用戶保有量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然后巨大的人力成本壓力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在呼叫中心規模不大,解決了有與無的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不那么突出,一旦用戶量規模擴大了,呼叫中心由成本中心向營銷職能的轉變正在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呼叫中心其實遠不止做基礎服務,還可以通過各種增值的服務,在服務過程中,通過營銷來創造利潤,來沖抵巨大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