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凝聚了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滋養和凝聚了華夏民族,貫穿起悠遠的歷史,對現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人對宇宙奧妙的探索、對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對豐富生活意義的探討、對理想價值觀的樹立,主要都是在它的影響下實現的。
作為社會服務的窗口,客服人員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承擔著為他人服務的責任,透過親切的話語傳達著濃濃的關懷,客服人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和掌握更多文史知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無疑對于做好服務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中國傳統文化
今天所稱的中國傳統文化即國學概念不僅指傳統文化本身,還包括研究傳統文化的學問和學術。在這里,國學就是指本國的傳統文化。它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形態,同時還是一種價值形態,它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載體。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學。從先秦時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學到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的正統地位,再到宋明的程朱理學以及清末康有為等的近現代新儒學的形成,至今已經有兩千五百余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儒家學說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的文化內涵,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被不斷被傳承和發展,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食糧。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價值
在科技發展推動下,人們現今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精神世界卻沒有得到同步發展,各種資訊的傳播、商業精神的泛濫、人文精神的缺失,使人們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多元多變,這些因素促使人們開始尋求精神與文化的滋養,回歸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儒家為國人留下了一個崇尚道德的傳統。首先,仁與義價值在今天越顯珍貴,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儒家所提倡的中庸與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了人際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當今的時代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小至家庭、大至一個國家都需要和諧,所以建設和諧社會的提法從一定角度來說也是儒家思想的體現。中國文化的包容和諧體現了對人類對至善至美的價值追求,并以數千年的歷史證實著其創造永久和平的基因,也是人類健康的發展的方向。
今天我們穿梭于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里,忙于工作,為事業而打拼,閑暇之余可以把中國文化的典籍作為修行靜心的讀物。比如《論語》,在今天依然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它就像今天的成功學全書,系統地建立了一個社會中士大夫的做人標準,除了孝悌之外,忠信智勇恕,都是美德所在。今天的社會從做人到做事到管理,尤其是企業的管理,我們一樣能夠從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論語中學到很多東西。例如從孔子的仁政思想出發,對企業管理以人為本、從客戶出發、團隊合作的管理實踐的指導意義。
三、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對于客服工作者的意義
客服工作以服務客戶為宗旨、以人性關懷為目標,而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以仁、義、禮、智、信作為人的核心價值觀,兩者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