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機器人、機器翻譯、智能控制、航天應用、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與管理等各個領域,那隨著人工智能這么高速廣泛的深入發展,有個問題引得我們深思,人工智能時代來了,我們該怎么辦?
時下,各種高峰論壇會中討論最多的就是呼叫中心人工智能(AI)技術應用的話題,有一種假設:可能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將取代80%的傳統人工客服。這也不免生疑,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是否會激起傳統人工客服的失業浪潮?
近年來各大呼叫中心行業巨頭不斷引進智能客服,一場以智能機器人取代人工的革命正在呼叫中心行業上演。智能客服就真的能取代傳統人工客服嗎?也有一些場景無法克服,比如揣測人心、因地制宜的安撫人心、洞察人性。
服務本身是充滿人性、情感和溫度的,就目前而言智能客服還做不到這一點,另外客戶對于智能客服的接受程度還是不同的。
以上所說的這些并不是對于智能客服的否定。
1、智能客服可以讓客戶隨時、隨地、隨心的獲取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便捷、精準、高效的服務,全天候不間斷7*24小時隨時隨地響應客戶需求。
2、可以替代人工處理簡單的、重復的、標準化的、程式化的服務,并且可以高效、高品質的完成。
3、智能客服高速、高效的服務客戶可以快速提升接通率,降低客戶等待時長,避免客戶因長期等待而產生不滿。
4、智能客服也能為人所難為,對于那種業務知識復雜、規則繁多同時有較高時效性要求的業務,我們的人工客服在實際服務客戶中需要來回切換多個系統里獲取多方面的信息,耗時耗力,最終還不一定能讓客戶滿意,如果此項工作交由智能客服,他可以利用強大的數據庫高效快速的來完成工作。
一份來自建行的資料顯示由小i提供技術支持的建行智能客服機器人小微其服務能力已經相當于9000個人工坐席的工作量,累計服務用戶數突破10億人次,遠遠超過95533、400人工坐席的服務總和,由此可見智能客服已然成為呼叫中心客戶服務第一道防線的主力軍。
前面我們也說到智能機器人可以全天候24小時連續工作,同時智能客服可實現一對多并發式服務,這就使智能客服在應對話務高峰時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線路需求與實際排班擬合難的問題,同時那種違背人性的通宵班次、用餐時較長的斷班班次或許可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成熟的時代得到解決,或許可以將人性化排班實現。
那這些就可以讓智能客服取代人工客服了嗎?
谷歌曾推出人工智能的行業解決方案,將人工智能客服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于Inbound場景中語音接聽客戶的電話,谷歌的這套人工智能客服系統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像人工客服一樣接聽電話,二是幫助人工客服更好地接聽電話。
這套系統首先承認了人在其中的作用。這套智能客服首要目標是模仿人工客服,要做到像人工客服一樣接聽電話,不過智能客服的能力是有限的,對于一些較為個性化的需求就無法滿足,需要轉接人工客服;這套系統第二個目標是幫助人工客服更加高效的接聽電話,人工智能具有龐大的數據技術支持,可以協助人工客服快速搜索知識庫,為人工客服快速匹配服務話術,也可通過服務內容輔助分析為人工客服提供匹配解決方案,最后替人工客服完成客戶信息歸檔,引導客戶進行評價或者給出寶貴意見。
智能客服能力畢竟還是有限的,一些個性化需求還是無法很好的滿足客戶。
我們換個角度從客戶角度出發列舉實例,如果說我有投訴需求,我一定會尋求人工客服的幫助,發起投訴實際是一個較為情緒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需要傾訴,需要帶有溫度的安撫,誰也不想在情緒激動發牢騷的時候去面對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人在傾訴的時候實際是想要得到同一角度的回應以及安撫,所這就必須由人工客服來完成。
最后就是智能客服的受眾層不同,學習接受能力較強的人群可快速接受、適應、應用智能客服,可是表達能力較弱的兒童、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弱的老年人還是要接入人工客服。
日常最常見的就是每月月初的建設銀行自助取款機,月初的時候是退休金發放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聚集在建設銀行自助取款機取錢,但老年人對于此機器的使用較為生疏,銀行的大堂經理以及其他服務人員在這時候就會手把手的教每個老年人如何使用自助取款機取錢,但有部分老年人對此類新鮮事物接受以及學習能力較差,同時受年齡影響記憶能力減退總是記不住提款機的使用方案,往往又轉回人工柜臺,所以對人工智能的使用還是要看其受眾群體。
未來不能說智能取代人工,智能與人工也不應該是你生我亡,兩者應該互利共生、相互依存的關系。
人工客服不需要擔心未來自己會失業,智能客服的出現是在推動與助力人工客服往更高、更高端層次提升自己,未來的人工客服不是一個技術含量低、機械式的工作,其整體能力將迎來本質性升級。
作者簡介:
廖俊松唯品會客服運營總監先后在中國移動、唯品會擔任客服團隊的負責人,長期工作于通信運營商、互聯網電商等服務管理領域,專注服務與管理、客戶體驗、客戶管理、客服運營。同時也是客服領域自媒體木棉南國的發起者和運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