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企業通信進入云計算時代,互聯網通信服務呈現兩種狀態,即PaaS和SaaS,,業務包括IM、云呼叫中心、視頻會議等。如今AI時代來臨,企業通信將如何發展?作為全國最大的企業通信云服務提供商,又有哪些動作? 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云通訊業績每年平均增長7倍,估值超過5億美元,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企業通訊云服務提供商。 2018年,企業通信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2018年,企業通信主要迎來三大機遇。第一,以智能化為標志的通信4.0時代已經拉開大幕。人工智能技術將再次改造企業通信服務,以及進入物聯網領域。萬物互聯時代,AI、大數據、物聯網的連接支撐能力將不斷增強,并持續增強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能力,進而構建企業通信服務的智能連接生態。
第二,大企業的客服中心從呼叫中心向全渠道聯絡中心、乃至全場景連接中心演變升級。在場景為王的今天,各類企業更多需要的是呼叫中心各種能力的整合,并利用這些能力實現各種各樣的服務創新。作為服務連接器的客服中心,要根據不同的場景,通過數據分析、進行資源分配,提供有智慧的連接和個性化的服務。
第三,大企業IT系統上云轉型漸成常態,IM+的融合通信服務成為大企業轉型上云先鋒,助力大企業建立以通信協同為底層架構的移動信息化門戶。協作、共通、融合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企業移動通信和信息化建設是建立以通信協同為底層架構,對接到企業形象、內外發展、平臺整合等方面,打造更深層次的企業移動信息化門戶。
與此同時,企業通信也面臨以下三大挑戰。第一,通信智能化處于初始階段,AI+通信在行業應用上仍存在較大的技術挑戰。與此同時,當下AI也存在故事大、商業小的痛點,可能對通信智能化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騷擾電話依然猖獗,需要有效的政策監管與市場化規范的平衡,一刀切的干預模式對于行業而言可能引起一定動蕩,甚至導致劣幣連累良幣一同驅逐。
第三,碼號的顯號外呼優質資源匱乏。目前,不同的碼號已經具備相關的品牌效應,如400、170等,但以負面效應居多,廣大企業需要很好地與客戶溝通,但缺乏優質的顯號資源可以使用。
2018年被認為是企業通信智能化元年,請問企業通信將如何智能化?
通信智能化是基于對AI、云、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利用及其所呈現的協同效應,以通信為基礎能力,智能化連接萬事萬物,提升企業銷售、運營的效率,實現信息交互的有效性及高效性。一方面是人工智能與通信云服務能力的有效疊加、整合,實現通信云服務的創新增值,另一方面是和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為行業、企業賦能。豐富的行業、企業等大數據是實現通信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礎。
企業通信服務的智能化,在一段時間內,智能語音外呼都將是最大的應用,特別是在保險、互聯網金融等行業。此外,智能質檢的應用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通信智能化是一個逐漸加速度的進程,前期給市場帶來的變化主要將體現在對客服外包、人力資源眾包等產業產生沖擊,現存的大量簡單的客服工作將被智能客服機器人所取代。當然,在通信云服務上有較深客戶、場景、數據積累的服務商將迎來新的增長引擎,市值/估值也將大幅提高。
在企業通信智能化方面的有哪些動作?
首先要再次強調的是,智能化的基礎是大數據。經過在企業通信云服務領域的多年創新引領,積累了相當大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我們具備讓AI+通信落地的能力。通信智能化是有高門檻的,只有基于足夠的數據積累、行業認知、場景化應用,才能談真正的通信智能化。
具體動作方面:在布局上,我們與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了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與來也、出門問問等一批AI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并投資參股了一些人工智能公司,從而把業界最好的AI體驗的技術融合應用到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中。
在產品上,我們在PaaS層有智能語音外呼,在SaaS客服領域有智能客服,在IM上有智能機器人,在呼叫中心上有預測式外呼、智能質檢、智能機器人等。此外,我們已經進入物聯網領域,實現物聯網IOT平臺與通信PaaS平臺的融合。
在商業化上,我們已經上線了平安的智能推薦項目、中電普華(國家電網)的智能機器人項目等,我們和Avaya合作的小A云已經深入消費金融和保險等領域,為眾多企業提供預測式外呼、智能質檢等智能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