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握有采購大權的主管,每天都會接到無數電話和信件,大多是推銷服務或兜售商品,或是求見以便當面簽訂單。這些人為了節省時間、避免麻煩,都雇有秘書。若是秘書接到陌生電話,便會先詢問請問您有什么事,可不可以先告訴我?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運用技巧突破秘書這一關,使他/她把電話轉給主管。
(1)幫助法則。
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的意愿。假如你打電話跟對方的秘書講:某某小姐,我需要你的幫助,我需要你的支持。這樣就極有可能喚起對方幫助他人的意愿,有可能得到她的支持。
(2)壓力法則。
壓力法則就是你不跟我轉接電話,我就一直在電話線上等,你不給我轉接,我就不掛電話。你今天不接,我明天還會打過來,持續一個月每天9點鐘都打電話給你,讓對方覺得你不達目的,是誓不罷休的。
一位領導帶助手去石家莊講課,到達市區已經是晚上6點鐘了。看完會場后7點多鐘回到賓館還沒吃飯。他們的衣服全部放在包里面,當他掛起來的時候,發現衣服都皺巴巴的。他們準備熨衣服,可是他們住的那個賓館洗衣房已經停止服務了。于是他就打電語給助手,說:今天晚上,你務必把我的衣服殳好。明天你不會忍心看著我穿著皺巴巴的衣服上臺吧?助手就打電話給賓館前臺助理。
前臺助理說:我們三星級酒店沒有這種服務,洗衣房晚上關門,沒有人值班了。
助手又打電話給他們的前臺助理,前臺助理又說了這兩種理由。最后助手實在沒有辦法就把電話交給了領導。
領導對前臺助理說:我需要你的幫助,因為我明天要出席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可是我的衣服都被壓得皺巴巴的。我想你一定想提供幫
助給我。
前臺助理:真的,先生,我們已經想了辦法。
領導:我不相信整個石家莊在晚上的7點鐘就拿不到一個熨斗,
是嗎?
前臺助理:是的,可是…
領導:假如我是你的話,我會到家里借一個熨斗拿來。
前臺助理:我不是住在這里的,我是來這里打工的。我沒有自己的家,我只是住在宿含。
領導:假如今天你提供一個熨斗給我的話,我可以把這個事情給所有的朋友講,他們以后到石家莊出差肯定會住你們這家酒店。可是如果你不提供給我,你肯定知道我會怎么說,是吧?
前臺助理;我給你想辦法。
領導:重要的不是想辦法,重要的是我一定要得到。我相信你一定有辦法,而且我會一直在這兒等,如果你們沒有,我會持續不斷地打,直到找到你們的經理,我想你一定不希望我用到這個辦法。我相信你們酒店幾十位服務員工一定會有辦法處理這個熨斗問題,反正我就是要等到熨斗拿來。謝謝你,請預先接受我對你的感謝。謝謝你!’
說完領導就把電話掛了。大概15分鐘之后,前臺助理就把熨斗送上來了,是一個耕新的熨斗,沒有人用過。后來,前臺助理告訴領導說地把所有的宿含門都敲開,發現一個服務員新買了一個熨斗,還沒有用過,馬上送到了領導的房間。過了一會兒,她又給領導送了一個衣架過來。
其實這位領導就是運用了一個技巧一一制造壓力。正是因為他給了前臺助理壓力,讓她覺得不解決就過意不去。所以說這種方法能調動對方積極性,在電話銷售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3)重要性法則。
某電話銷售人員打電話給李先生,說:李總,我今天給你介紹一套方法,每個月可以節省25%的電話費。您想不想聽?假如公司每個月節省25%的電話費,而且公司員工都不打私人電話,那么公司就將省下一大筆資金,您想不想了解?電話銷售人員要讓客戶覺得你的電話很重要,有興趣繼續交談下去。塑造電話重要性的時候,要直接談到產品的利益和好處,讓對方無法過濾你的電話,成為重要的準銷售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