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面除了可以看到磁盤空間的容量、使用情況外,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掛載點等信息也一覽無遺。
top
1.作用
top命令用來顯示執行中的程序進程,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
2.格式
top [-] [d delay] [q] [c] [S] [s] [i] [n]
3.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的間隔,以秒計算。
q:沒有任何延遲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級用戶,則top命令將會以最高的優先序執行。
c:顯示進程完整的路徑與名稱。
S:累積模式,會將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時間累積起來。
s:安全模式。
i:不顯示任何閑置(Idle)或無用(Zombie)的行程。
n:顯示更新的次數,完成后將會退出top。
4.說明
top命令是Linux系統管理的一個主要命令,通過它可以獲得許多信息。這里我們結合圖1來說明它給出的信息。
圖1 top命令的顯示
4.應用實例
(1)使用lp命令打印多個文件
#lp 2 3 4
request id is 11 (3 file(s))
其中2、3、4分別是文件名;“request id is 11 (3 file(s)) ”表示這是第11個打印命令,依次打印這三個文件。
(2)設定打印優先級別
#lp lp -d LaserJet -p 90 /etc/aliases
通過添加“-p 90”,規定了打印作業的優先級為90。它將在優先級低于90的打印作業之前打印,包括沒有設置優先級的作業,缺省優先級是50。
useradd
1.作用
useradd命令用來建立用戶帳號和創建用戶的起始目錄,使用權限是超級用戶。
2.格式
useradd [-d home] [-s shell] [-c comment] [-m [-k template]] [-f inactive] [-e expire ] [-p passwd] [-r] name
3.主要參數
-c:加上備注文字,備注文字保存在passwd的備注欄中。
-d:指定用戶登入時的啟始目錄。
-D:變更預設值。
-e:指定賬號的有效期限,缺省表示永久有效。
-f:指定在密碼過期后多少天即關閉該賬號。
-g:指定用戶所屬的群組。
-G:指定用戶所屬的附加群組。
-m:自動建立用戶的登入目錄。
-M:不要自動建立用戶的登入目錄。
-n:取消建立以用戶名稱為名的群組。
-r:建立系統賬號。
-s:指定用戶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指定用戶ID號。
4.說明
useradd可用來建立用戶賬號,它和adduser命令是相同的。賬號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設定賬號的密碼。使用useradd命令所建立的賬號,實際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5.應用實例
建立一個新用戶賬戶,并設置ID:
#useradd caojh -u 544
需要說明的是,設定ID值時盡量要大于500,以免沖突。因為Linux安裝后會建立一些特殊用戶,一般0到499之間的值留給bin、mail這樣的系統賬號。
groupadd
1.作用
groupadd命令用于將新組加入系統。
2.格式
groupadd [-g gid] [-o]] [-r] [-f] groupname
3.主要參數
-g gid:指定組ID號。
-o:允許組ID號,不必惟一。
-r:加入組ID號,低于499系統賬號。
-f:加入已經有的組時,發展程序退出。
4.應用實例
建立一個新組,并設置組ID加入系統:
#groupadd -g 344 cjh
此時在/etc/passwd文件中產生一個組ID(GID)是344的項目。
kill
1.作用
kill命令用來中止一個進程。
2.格式
kill [ -s signal | -p ] [ -a ] pid ...
kill -l [ signal ]
3.參數
-s:指定發送的信號。
-p:模擬發送信號。
-l:指定信號的名稱列表。
pid:要中止進程的ID號。
Signal:表示信號。
4.說明
進程是Linux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Linux是一個多任務的操作系統,系統上經常同時運行著多個進程。我們不關心這些進程究竟是如何分配的,或者是內核如何管理分配時間片的,所關心的是如何去控制這些進程,讓它們能夠很好地為用戶服務。
Linux操作系統包括三種不同類型的進程,每種進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屬性。交互進程是由一個Shell啟動的進程。交互進程既可以在前臺運行,也可以在后臺運行。批處理進程和終端沒有聯系,是一個進程序列。監控進程(也稱系統守護進程)時Linux系統啟動時啟動的進程,并在后臺運行。例如,httpd是著名的Apache服務器的監控進程。
kill命令的工作原理是,向Linux系統的內核發送一個系統操作信號和某個程序的進程標識號,然后系統內核就可以對進程標識號指定的進程進行操作。比如在top命令中,我們看到系統運行許多進程,有時就需要使用kill中止某些進程來提高系統資源。在講解安裝和登陸命令時,曾提到系統多個虛擬控制臺的作用是當一個程序出錯造成系統死鎖時,可以切換到其它虛擬控制臺工作關閉這個程序。此時使用的命令就是kill,因為kill是大多數 Shell內部命令可以直接調用的。
5.應用實例
(1)強行中止(經常使用殺掉)一個進程標識號為324的進程:
#kill -9 324
(2)解除Linux系統的死鎖
在Linux中有時會發生這樣一種情況:一個程序崩潰,并且處于死鎖的狀態。此時一般不用重新啟動計算機,只需要中止(或者說是關閉)這個有問題的程序即可。當kill處于X-Window界面時,主要的程序(除了崩潰的程序之外)一般都已經正常啟動了。此時打開一個終端,在那里中止有問題的程序。比如,如果Mozilla瀏覽器程序出現了鎖死的情況,可以使用kill命令來中止所有包含有 Mozolla瀏覽器的程序。首先用top命令查處該程序的PID,然后使用kill命令停止這個程序:
#kill -SIGKILL XXX
其中,XXX是包含有Mozolla瀏覽器的程序的進程標識號。
(3)使用命令回收內存
我們知道內存對于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回收內存可以提高系統資源。kill命令可以及時地中止一些“越軌”的程序或很長時間沒有相應的程序。例如,使用top命令發現一個無用 (Zombie) 的進程,此時可以使用下面命令:
#kill -9 XXX
其中,XXX是無用的進程標識號。
然后使用下面命令:
#free
此時會發現可用內存容量增加了。
(4)killall命令
Linux下還提供了一個killall命令,可以直接使用進程的名字而不是進程標識號,例如:
# killall -HUP inetd
crontab
1.作用
使用crontab命令可以修改crontab配置文件,然后該配置由cron公用程序在適當的時間執行,該命令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
2.格式
crontab [ -u user ] 文件
crontab [ -u user ] { -l | -r | -e }
3.主要參數
-e:執行文字編輯器來設定時程表,內定的文字編輯器是vi。
-r:刪除目前的時程表。
-l:列出目前的時程表。
crontab文件的格式為“M H D m d cmd”。其中,M代表分鐘(0~59),H代表小時(0~23),D代表天(1~31),m代表月(1~12),d代表一星期內的天(0~6,0為星期天)。cmd表示要運行的程序,它被送入sh執行,這個Shell只有USER、HOME、SHELL三個環境變量。
4.說明
和at命令相比,crontab命令適合完成固定周期的任務。
5.應用實例
設置一個定時、定期的系統提示:
[cao @www cao]#crontab -e
此時系統會打開一個vi編輯器。
如果輸入以下內容:35 17 * * 5 wall "Tomorrow is Saturday I will go CS",然后存盤退出。這時在/var/spool/cron/目錄下會生產一個cao的文件,內容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