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網頁加載速度(得分越小越好) | JavaScript性能(得分越小越好) | HTML5兼容性 |
Edge | 00:00:03.397 | 92.5ms | 402 |
IE11 | 00:00:02.102 | 95.1ms | 348 |
Chrome 44 for 64bit | 00:00:03.117 | 194.5ms | 526 |
由此可以看出,Edge在各方面表現上不能說是特別出彩,但是也不會顯得不看使用,尤其是在JavaScript性能上表現最好,總體來說表現要強于IE。
在功能上,Edge適當地加入了實用工具,這些工具還是值得一用的,比如我們接下來看到的頁面標注工具。點擊地址欄后面的“做Web筆記”圖標,可以進入頁面截圖狀態。在工具欄上提供了筆、橡皮擦、裁剪、鍵入筆記注釋等功能。
標注功能
標注好的頁面樣本可以直接保存到OneNote筆記本中進行同步,也可以通過應用程序分享給別人。對于協作辦公來說,這是一不錯的實用功能。
在Edge中,收藏夾、閱讀列表、歷史記錄和下載內容有了更合理的表現形式,用戶不用再在功能菜單中東找西找,它們全都統一集成在了一個頁面中,并可以在瀏覽器主頁快速調用出來。
更好的工具欄
此外,Edge也支持閱讀視圖了,這個功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經過幾次測試,Edge的閱讀視圖識別還算不錯,對于可優化的文章頁都可以進入閱讀模式,屏蔽掉廣告等其他因素的干擾,在排版方面也很簡潔大方。不過對于多頁的文章,在閱讀視圖內并不支持翻頁,所以就需要切出來翻頁,再進入閱讀模式,有些不太方便。
閱讀模式
最后我們要說說Edge的兼容性問題,微軟曾表示目前的確沒有能力讓IE5到Edge之間所有的網頁都能夠兼容,這個難度的確太大,因此Edge主要面向的是現在主流技術和未來的網頁。至于IE5到IE11之間所有的網頁兼容,全部打包交給了IE11,所以在Win10中其實還是有IE存在的。
當我們嘗試使用Edge打開國內幾大銀行的官網時,Edge直接顯示的就是IE的跳轉頁面,提示我們使用IE來打開這些網頁。
跳轉IE
小結:在Win10中同時存在Edge和IE11兩款瀏覽器,并以Edge為主打,IE11做輔助。從各方面來看,Edge的性能可堪使用,但在兼容性上需要IE配合。這就是說,如果你的Win10不想安裝第三方瀏覽器,那么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如果是iOS或是Android的移動設備用戶希望在多平臺上同步瀏覽器信息,那么還是需要使用第三方瀏覽器,畢竟Edge目前還沒有iOS和Android版。
Cortana對搜索的重新定義
進入Win10桌面后恐怕大家都會注意到開始菜單右邊的一個長方形的輸入框,這就是Win10中的搜索工具。當然這并不是單純的搜索工具,而是鼎鼎大名的Cortana。那么Cortana同以往的搜索究竟有哪些不同,是否真的值得一用呢,我們下面就慢慢來看。
Cortana欄
首先,我們還是來看Cortana作為搜索本身的性能如何。我們搜索“QQ”,就會發現給出的搜索結果既有應用、又有文件,還有網頁內容。也就是說Cortana繼承了Win8的聯網搜索,這一點是要勝過Win7的。
搜索結果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網頁”和“我的資料”兩個選項,點擊“網頁”就會在網頁中使用必應搜索與QQ相關的關鍵字內容,這一點也算是內置了微軟自家的必應搜索。
網頁結果
而點擊“我的資料”則會看到下面更詳盡的搜索結果頁,并且支持排序和分類,顯然這對于搜索本地文件更加方便了。這一點恐怕任何一代Windows都無法企及。因此在搜索功能上,Cortana的表現是令人滿意的。
本地結果
接著我們要說,Cortana不單單是一個搜索工具,同時它還是你的個人助手。比如我們輸入“看看今天天氣”、“到動物園怎么走”等等這些問題,Cortana可以直接給出答案,而不是再去搜索網頁。在手機上用過Siri或者Cortana的用戶應該都不會陌生這樣的助手功能。
助手功能
Cortana也可以為我們安排日程,只要輸入“提醒我XXXXX”之類的文字,Cortana就會調出日程安排系統,并且在規定的時間給予提醒。另外說一句,Cortana是支持全程語音輸入的,語音識別率出奇得高。
日程設置
說點小瑕疵,Cortana的助手功能還需要逐步擴充,比如輸入“附近的餐館”還是進入網頁搜索,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諸如此類的空缺還有不少,需要逐步去完善。
此外,Cortana也支持學習能力,也就是會根據用戶的日常使用來逐漸學習用戶的喜好、習慣等等,用戶只要登錄了微軟賬號就能更加好的享受Cortana提供的服務。比如我們一點開Cortana就能看到天氣、新聞、限號信息等等。
日常信息推送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在設置中可以對Cortana進行多項設置,由此也可以看出Cortana可以對我們的多少類日常生活提供個性化提醒服務,甚至能幫我們訂票以及關注股市行情。微軟花了大量精力來讓Cortana可以真的融入用戶生活,看來并不只是嘴上說說的。
設置界面
最后,我們還可以在Cortana中召喚“微軟小冰”,這個在社交平臺出了名的貧嘴妹子。這是一個微軟開發的智能聊天機器人,能夠接受用戶的各種調戲,也會機智地“反調戲”,閑得無聊時可以找她解解悶。
微軟小冰
小結:Cortana已經打破了傳統搜索的定義,將搜索擴大到了“用戶有意識的尋求幫助”從而提供相應的對策,這就是Cortana存在的原因。從實用性上來說,Cortana的搜索功能強大不減,同時提供的助手功能也具有實用性,用上Win10的人實在沒有理由不接受她。
通知中心的實用性如何
在以前的Win7和Win8中,我們見識過一個叫做“操作中心”的旗標,它主要是向用戶推送一些有關系統安全之類的通知。在Win10中,這個功能得到了擴大,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的圖標位于任務欄的右側托盤,是一個消息氣泡的模樣,點擊它之后,通知中心就會從屏幕的右側彈出。用過Mac OS X的用戶一定不會對此陌生。在觸控模式下,我們也可以直接從邊緣向里滑動來調出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圖標
對于通知中心,我們主要的關注點是它的實用性,也就是是否能夠有效地提供消息通知服務。說白了就是,哪些通知可以被獲取,是不是支持面夠廣泛。
在此我們先來看一眼通知中心的設置界面,這里列出了可以獲得通知的項目,包括有關Windows的系統提示以及應用通知。在下放則可以分別設置每款應用的通知開關和通知樣式。
經過對系統自帶應用、Windows商店通用應用以及傳統第三方軟件的測試,我們發現:
系統通知和系統自帶應用(比如郵件)都可以沒有問題地接收到通知;
Windows商店通用應用部分應用可以接收到通知,比如我們測試的QQ就可以接收到,但是新浪微博卻沒有任何反應。由此我們判斷這取決于應用開發者是否接入了API;
傳統第三方軟件目前我們還沒有收到過通知,盡管在之前的設置圖中顯示,電腦管家和網卡管理器都是能接收到通知的,但實際情況是并沒有接受到過。
通知中心實際效果
那么也就是說,通知中心目前在第三方軟件還沒有普遍接入這項功能時,實用價值并不大,畢竟Win10中的主力應用還是傳統軟件。不過如果第三方軟件逐漸開始支持這項功能,那么的確會很有用。現在來說,或許郵件是個不錯的嘗試,可以拋棄Foxmail了。
另外,通知中心的底部還有一些快捷開關,比如切換平板模式、連接、便簽、VPN、定位等等,用慣移動系統的用戶應該很熟悉這個。這些主要還是為觸控用戶準備的,不過藏在這里還真有點難找呢。
Win10游戲勝在何處
游戲是Win10的一個重頭大戲,在多次的發布會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微軟針對游戲用戶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兩點:獨占DirectX12支持和與Xbox One的串流游戲。
由于基于DirectX12開發的游戲還沒有發布,所以我們對這一點實在無法測試,也不能真實體驗DirectX12帶來的畫面革命。這部分我們會在以后條件成熟之后補上評測。
DirectX 12
那么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第二項重點功能——Xbox One串流游戲。這個功能基于Win10中一個內置的“Xbox”應用。該應用是原來Win8中“游戲”的升級,而且是一次大升級。
在“Xbox”中繼承了原來Win8“游戲”的Xbox LIVE用戶中心的所有內容,包括“我的游戲”、“成就”、“Xbox好友動態”、“消息中心”等等,只不過在UI上重新進行了設計,看上去更合理更好上手操作了。
Xbox應用界面
下面我們重點要說兩個新加入的功能,一個就是Xbox One串流游戲。在應用的左側導航欄可以看到一個“連接”的項目,如果你的Xbox已經通過WiFi連接了電腦,就能在這里獲取到信息。
連接Xbox One
流式傳輸
使用Xbox One串流游戲就可以把Xbox One放在一邊,使用電腦來玩Xbox游戲。經過測試,在同一個WiFi網絡下,串流游戲并沒有發現卡頓和延遲,是具有實用性的。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運行游戲的仍然是Xbox One的硬件,所以不要指望能夠在畫面和流暢度上達到PC的水準。
實際串流效果
游戲截圖
這里提供一個小經驗,Xbox One串流游戲可以在Xbox One上接兩個手柄,在電腦上接兩個手柄,最終實現四人同時游戲。最后微軟還承諾過,最終會讓Xbox玩家和PC玩家在一個服務器中進行游戲,這需要一些時間來實現。
第二個重點功能功能是內置的錄像功能,玩家可以通過內置的錄像功能來錄制游戲視頻,并將其保存或共享到Xbox LIVE。這個功能在“游戲DVR”中。
當我們開始一個游戲時,使用“Windows+Alt+R”的組合鍵就可以直接進行錄制,再一次使用“Windows+Alt+R”即可關閉錄制并保存。而且視頻錄制的大小也算可以接受,筆者用中等質量錄制了40秒鐘,視頻大小為25MB,如此算來一般20分鐘的視頻大小也不過1GB左右。
視頻錄制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內置的錄像功能并不一定非得錄制游戲,同時也可以錄制任何屏幕上的內容(除了桌面),只要開啟了后臺錄制即可。(用“Windows+G”打開錄制工具條設置)
保存的視頻我們就可以在“游戲DVR”中看到,在這里我們還可以對視頻進行簡單的剪裁,以及共享、重命名等操作。此外還可以在“社區”中觀看其他玩家分享的游戲錄像。
小結:Win10對于游戲玩家的支持可以說不遺余力,這兩個新功能的加入讓Win10幾乎成為了游戲玩家的必選,而且對于主流游戲的高度兼容性,實在沒有什么理由不去升級。
連接:Win10如何實現它的跨屏
Win10的一個重要口號就是實現多平臺的連通,因此連接性是Win10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Win10是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呢?前面我們看到了Xbox One是如何與Win10連接的。對此,我們的結論是:從“肉體”和“精神”上共同實現。
不要想歪,這里的“肉體”就是實打實地通過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將其他設備與Win10電腦連接,而“精神”則是通過軟件實現數據文件等的同步。
首先看“肉體”上,Win10集成了大量的驅動以保證幾乎所有手機和平板型號都可以直接連接電腦,而不需要再安裝驅動程序,甚至包括3D打印機、虛擬現實設備以及人體識別設備都可以快速接入。
豐富的驅動支持
說到手機和平板,事實上在Win10的預裝應用中本來就有一個名叫“手機助手”的應用,它可以自動識別匹配Windows手機、Android設備和iOS設備。用戶可以像管理一個移動硬盤一樣管理接入的手機。
內置的手機助手
但是我們要實事求是的說,這種模式對于iPhone和Android并不如其他的專用手機助手好用,畢竟這兩個系統的文件體系和Windows完全不一樣,光是找到正確的文件夾都費勁。
不過在這個應用中,我們可以看到推薦的一系列跨平臺應用,比如OneNote、Office、OneDrive、Skype、Cortana等等的iOS/Android版。這就是我們說的“精神”上的連接。
微軟正在毫不吝色地將自己的各種當家產品移植到iOS、Android等平臺,為的就是能夠讓用戶在使用其他平臺設備時也能無縫地使用微軟系的服務,從而增加Windows的粘性。比如在Win10中我們使用了內置OneNote,那么在iPhone上也安裝了OneNote就可以實現無縫連接,類似的實例還有很多。
通過應用實現跨平臺
小結:Windows 10希望通過“兩路包抄”來實現與其他設備的連接,從而構建出一個以Windows為中心的輻射系統,讓手機、平板、游戲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依附在這套體系中發揮作用。當然微軟的目的除了建立Win10生態,還想借此推廣自己的服務。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微軟能夠把基礎軟件開發得更好一點,否則概念是先進的,卻最終被低劣的具體工具破壞了印象,就像這個“手機助手”一樣,基本就是個擺設。
到底該不該升級Win10?
說了這么多,我們的此次評測也接近尾聲了。相信大家現在就剩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升級Win10?給個痛快話行不行?”
那么我也就直說了:“升!”
為什么?從我們前面的所有體驗來看,Win10雖然還有一些小瑕疵,但的確是值得升級的,因為你真的無法再找出一個比它還好的桌面操作系統了。這就是我給出的最終結論。
有人會反駁我說“Win7才是王道”,然而在我看來,從Win8發布起Win7就已經是一個脫離世界進程的老家伙了,如果不是Win8對操作方式的顛覆過于激進,Win7早就該淘汰了。恕我的言辭有些直白,然而在我看來的確是這樣。
Windows 10
現在Win10既有與時俱進的新功能,又迎合了大眾的操作習慣,又免費了,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不升級的理由。或許唯二能有些說服力的就是兼容性和所謂的Win7情懷了吧?對于兼容性這一點,我們也建議提前考察,尤其是對于程序員和(恕我直言)騰訊游戲玩家來說,的確有可能會有所影響。
至于情懷,我只能說你說的對,我竟無言以對。畢竟有的人心態就跟Win7一樣老,對脫離世界進步沾沾自喜。
總的來說,Win10繼承了坊間盛傳的“隔代稱王”的素質,不管是開始菜單還是游戲性能,亦或是以Cortana為核心的智能搜索,還是洗心革面的Edge瀏覽器,都是滿滿的誠意。瑕疵雖有但并不致命,在日后每月的更新迭代中,這款系統會更加成熟。Win10的發布只是個開始,不得不說,這個CEO是會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