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傳統零售企業成了電商的“附庸”“幫工”和“試驗地”,越來越不景氣,愁悶苦逼不已。 其實,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成敗皆由它,關鍵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機遇與命運。而移動化潮流已造就更廣大、更具創意的商業版圖,也為傳統零售業打造更好、更強的運營模式帶來全新可能。時下移動新浪潮再次風起云涌,傳統零售企業需要在移動互聯網技術上全面跟進、全面融入,才能屹立于潮頭而不倒。 那么,未來傳統零售企業需要具備哪些移動技術,打造哪些移動營銷新模式?
打造微信公眾號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企業微信公眾號具有強大的媒體屬性:10萬個粉絲等于一張地方性報紙;100萬個粉絲等于每天一條全國性的報紙頭條新聞。微信公眾號營銷成本低廉,微信軟件本身的使用是免費的;營銷定位精準,可以通過后臺的用戶分組和地域控制,實現精準的消息推送;營銷方式人性化,用戶可以許可式選擇和接受,信息到達率比微博更高。 自去年起, 天虹、友阿、銀泰百貨、廣州友誼等傳統百貨巨頭紛紛推出集門店導購、活動推送、電子會員卡、在線購物及支付于一體的微信公眾號購物平臺,可謂助推微信O2O進展,效果不錯。不過,在調查中也發現,更多的傳統百貨公眾號并未實現微信購物和微信支付,例如王府井,平臺只實現了位置導航和門店信息展示,購物就得去實體店。而一些傳統零售企業對公眾號則是“葉公好龍”,既愛又怕,感覺無從下手,沒有及時去落地執行、培育。
利用HTML5技術優化線上銷售程序
H5營銷的火爆,對于各大品牌商來說,可謂是撿了便宜又賣乖。對傳統零售企業的移動商務網站來說也是如此。 未來,HTML5技術將牽引著移動電商產業的發展。去年12月,美國ShopNBC.com 把移動商務網站改成 HTML5 的流暢版本,讓網站更像一個超級的APP,圖片更清楚滑起來更順、更有質感,甚至感覺購物網站有點3D效果。此外ShopNBC.com還把結賬的四個頁面合一,讓結賬程序更簡便。據說,ShopNBC.com 做了這兩項修改后,移動銷售額節節升高,可見網頁便利性和銷售的關系十分密切。 ShopNBC.com也將著手進一步修改結帳程序、促銷廣告、簡化注冊程序,讓網站內容更適合移動裝置操作。 而借助HTML5,RueLaLa.com 的移動商務網站可讓消費者在網頁自由設定尺寸,從顏色去搜尋商品,還有“Right Now”功能,讓消費者知道哪些商品快賣完了,哪些已經賣完了。RueLaLa.com 的 CEO Ben Fischman表示:“我們要確保在科技這方面,我們會跟消費者一樣快、一樣新。”
積極引用虛擬試衣(用)技術
最近有關虛擬試衣鏡鋪天蓋地的消息是今年1月美國的服裝零售商Neiman Marcus正式使用Memory Mirror虛擬試衣鏡。這套設備內置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消費者可以試穿衣服,利用手勢結合體感操控,在虛擬鏡中觀看,以及比對之前的造型,并允許用戶將試衣形象傳輸至移動設備,以及資料共享以征求朋友意見,亦可在離開前刪除這些圖片。 試衣鏡在線聯網意味著用戶數據的積累和互動。相比之前,Memory Mirror還增加了時下流行的社交元素,不得不說,這是對Memory Mirror以及Neiman Marcus的非常有效的營銷策略。未來Memory Mirror虛擬試衣鏡將載入手機系統,消費者拿著手機就可自動試衣。 虛擬試衣鏡作為物聯網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顧客來回取衣、反復脫穿試衣的問題,還能貼心地“同時穿兩件”進行對比和征求朋友意見,貼心的服務為店面交易增色不少;退一萬步講,這么新鮮的試穿體驗,也能吸引你來試試不是? 除此之外,通過虛擬試衣系統還能收集到用戶的數據,對于指導營銷策略、服裝設計以及科技方向,都擁有著重大的價值,值得傳統零售企業去挖掘和利用。 在國內,廣州天河城百貨看準當下人們對于新技術和新體驗的熱衷,瞄準了3D體感試衣機,并通過它打通線下和線上的渠道——顧客只要站在機器前隔空揮手,新衣服就能“換”到身上;拿出手機掃描對應的二維碼,就能鏈接到天河城百貨的天貓旗艦店,完成下單購買。 隨后不久,茂業百貨、杭州解百等大型百貨商場也逐漸采用了類似的3D體感設備,品牌也分布到凱撒、安踏、勁霸等上市服裝品牌,成功提高了購物體驗,增加了客流量。 可以說,作為傳統服裝或百貨行業,面對兇猛的互聯網浪潮,唯有努力提高實體店面的服務體驗,持續應用網絡購物不能取代的優勢工具,才能穩坐江山。
推廣多樣化的支付方式,引領消費潮流抓住消費者的支付方式,并為此推出相應的營銷服務,就等于抓住消費者的腰包,引領消費潮流。 青年人小陳最近迷上了手機支付:和朋友在餐廳吃完飯,不用掏錢,更不用刷卡,而是打開支付手機客戶端,拿出手機“搖一搖”,餐廳的賬號就自動識別到手機上,然后在手機客戶端上輸入金額付款就可以了。 “手機支付比刷卡方便多了,不用帶那么多卡,以后錢包都可以不帶了。”小陳稱贊不已的手機支付是時下流行的移動支付的一種類型。 在浙江寧波,時下不少市民已用上了SIMPASS手機支付卡,插卡后手機便升級為錢包,除了能購物,還能支付停車費,在公交線路刷卡享優惠,在多家醫院刷卡快速支付掛號費和門診費…… 在上海,分眾傳媒、聚劃算、支付寶三大互聯網巨頭日前聯合推出一項新的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裝有支付寶客戶端的手機拍攝分眾顯示屏中的二維碼,從而就能實現即時購買廣告上的商品和服務,并享受最大的優惠。目前該服務已在京滬等七城市的3萬多個分眾傳媒顯示屏推出。 可以說,“搖一搖”轉賬、NFC手機錢包、二維碼支付、語音支付、人眼識別、地理圍欄識別等移動支付浪潮正席卷全球市場,唯有跟上才不會被甩掉。
實現商品獨立二維碼,探索數字化促銷
地方性中小快速消費品品牌(如服飾、食品),都希望效仿 “再來一瓶”“再獎N元”的抽獎活動來快速提升產品銷量。但是作為當地的中小品牌,他們不可能讓所在地所有超市、門店都支持自己的抽獎活動,即使打通超市、門店等各個零售環節,也要配備許多促銷員、業務員,做好相關管理工作,才能使得活動正常執行,十分麻煩且費用極高。 而消費者在零售終端兌換后,終端零售商需要將中獎卡片(或瓶蓋)匯總到一、二級渠道商,渠道商最后再返回給企業。企業在逐級回收中獎卡片的過程中,終端和渠道都面臨著卡片丟失、破損的較大風險,同時也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甚至還要嚴防中獎卡片造假,管理操作難度非常大。當年,康師傅就因為回收的中獎瓶蓋超過了設定的數量,而最后停止了這類活動。 如何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打通渠道,讓企業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呢?O2O和移動互聯網提供了可行性。最近一種叫“促銷易”的管理軟件應運而生,值得借鑒。其設計思路,首先是在產品上部署上二維碼和隱藏的ID碼,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在線參與活動,同時在線領取虛擬禮品,例如微信現金紅包、手機充值話費、互聯網服務優惠券等。通過二維碼,消費者和企業即可繞過各級渠道商,直接開展“面對面”的促銷活動,而且整個活動無須員工現場兌獎,完全在線上全自動執行。 對于企業來說,數字化促銷讓傳統零售企業營銷活動執行變得更加簡單、可控,成本也降到最低。同時,數字化促銷最大的價值就是留下了大量的用戶數據。有了數據,就能準確地知道是誰參與了活動,并能通過微信建立聯系,企業促銷執行就變得更加有的放矢,能快速進行調整。 而要貫徹、執行數字化促銷,除了搭建PC官方商城、微信商城等電商平臺將實體店商品數字化外,還必須實現每件商品都有一個獨立的二維碼,顧客逛實體店看中哪件掃碼即可下單或微信支付,并領取兌換相關獎品。
APP營銷,切入用戶的手機桌面
最新統計顯示,2014年有20%的知名品牌廣告主首次把移動APP營銷列入企業年度營銷計劃的重頭戲當中。可以說,如今企業不玩APP營銷就OUT了。 舉一個比較生動形象的APP營銷案例——星巴克手機APP“鬧鐘”。許多人早上要上班,總是愛賴床誤事。星巴克推出一款別具匠心的鬧鐘形態的手機APP Early Bird(早起鳥),用戶在手機上下載后,設定起床時間,鬧鈴響起后,只需按提示點擊起床按鈕,就可得到一顆星,如果能在一小時內走進任一星巴克店,就能買到一杯平時難以打到6—7折優惠的咖啡。千萬不要小看這款APP,它讓你從睜開眼睛的那刻便與這個品牌聯系在一起。此款APP創意或許是近兩年影響力最大的創意APP之一。 當前許多傳統零售公司,都已意識到移動端購物大潮的到來,并紛紛加入APP營銷,但當前普遍體現的問題是,APP開發熱情大于運營熱情,APP做得不盡如人意,如王府井百貨、環球港、百盛的購物APP內容更新經常處于空窗狀態。
借用Wi-Fi進行精確定位營銷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不管是在咖啡廳還是在大型商場,消費者進入門店后的第一個需求就是訪問免費的無線Wi-Fi,而Wi-Fi與Portal技術的配合使用,能幫助店商有效搜集用戶信息的同時,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 環球港推送商業wifi-I’m-locas,只需連接商場Wi-Fi,就能獲得各類消息和服務。銀泰百貨鋪設免費Wi-Fi,對于老客戶,當他的手機連接上Wi-Fi,他過往與百貨商場的所有互動記錄、購物喜好、購物頻率等數據便會在后臺呈現。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百貨商場可推送個性化的信息給每一位顧客。 此外,基于Wi-Fi和藍牙結合的LBS技術能夠有效搜集用戶的駐留信息和到訪頻率。通過對用戶實時駐留信息的分析,能夠推斷出用戶的購物喜好、習慣、近期需求甚至是本次購買的重點產品。梅西百貨還借用Wi-Fi與Portal技術,開啟了圖像搜索服務,顧客拍攝并上傳任何一件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產品,就能在梅西網站尋找對應或相似產品。 移動互聯網新時代,傳統零售企業要想HOLD住網購的巨大沖擊及各種挑戰,就必須時刻走在最新最炫的移動技術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