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兩年,融資三輪,曾公開表示不著急考慮賺錢的雕爺,還是開始考慮河貍家的盈利模式了。
今日,雕爺在接受虎嗅等媒體采訪時透露,河貍家已經開始向美甲師抽取傭金,并在廣告、精準營銷等方面嘗試商業化,未來也不排除上線電商平臺。
沒有疑問,在經歷了去年上半年的補貼大戰,以及行業整體遇冷后,整個美業市場趨于理性,補貼時代基本終結。在這一時間段選擇逐步商業化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然而三天前,58到家計劃于4月“圍剿”河貍家攻下美業市場的消息不脛而走。在58到家的攻勢之下,河貍家的商業化之路能否走的順暢?
河貍家的商業化路子要怎么走
一年半前,美甲補貼大戰轟轟烈烈,以河貍家、58到家為代表的美甲APP曾推出過低至1元甚至免費的美甲活動。彼時,雕爺在被問及營收方面的問題時,態度是:現階段不著急考慮賺錢的事情。一年半之后,再談商業模式,雕爺態度發生明顯轉變,“賺錢不是件丟臉的事”“我們已經開始有營收”。
據介紹,河貍家目前的營收模式主要有三種:
廣告營銷。以APP的開屏廣告和精準營銷為主,此前,河貍家與雀巢旗下的狗糧品牌冠能合作過一次營銷活動,養狗用戶在預約服務時會獲贈狗糧。對于這次冠能支付的廣告費用,河貍家并未直接說明,只是用了一個詞“不低”。而雕爺的說法是,廣告收入只占他們營收的一小部分,并非主要手段。
從目前來看,河貍家的主要營收方式應該是向平臺上的手藝人抽取傭金。盡管此前曾堅稱“永遠不收美甲師傭金”,但實際上,河貍家已經在向包括美甲師在內的手藝人們提取傭金。對于具體提點,雕爺只是含糊稱“十多個”。如果按照10個點來算,目前河貍家的日均客單量2萬單,客單價150元(這兩個數據均是雕爺現場數據),那么日收入30萬,月收入900萬。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河貍家會根據手藝人的評價狀況,將傭金予以返還,因此具體營收數難以預估。
事實上,在運營壓力之下,美甲APP們均試圖收取傭金以嘗試自身造血。此前,曾有蘇州的58到家美甲師向媒體透露,美甲師需要向公司上交20%的提成。
除此之外,目前手藝人的產品是從河貍家集中采購,在保證手藝人能夠在河貍家獲得低價產品的同時,加價售賣給手藝人。因此這是河貍家營收的第三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現場,雕爺還透露,之后河貍家不排除會上線商城,出售美容產品。
也就是說在互聯網變現的三大手段(電商、廣告、游戲),河貍家會從電商、廣告兩方面入手。目前,這幾種方式都還處于嘗試階段,并未實現規模化營收。對于何時會實現盈利,雕爺稱“沒有時間表,投資方也沒有給限定盈利時間”。
那么走得通么?
從現在來看,河貍家的營收主要集中的廣告、傭金。廣告沒有太大爭議,手握精準的女性用戶,單是女性用品廣告,未來也是一塊金礦。
但在傭金方面,河貍家還難以放心大膽地抽。
手藝人是各平臺爭奪的資源,為獲取資源包括58到家等競爭對手不排除會降低手藝人的抽成甚至提高補貼。
近日關于“58到家計劃于4月圍剿河貍家攻下美業市場”的消息不脛而走。盡管雕爺表示并不在意,“在美業方面河貍家非常自信,業內并不存在對手,58到家現在做低端的市場河貍家不碰,我們高端的市場58到家也做不了。”但58到家CEO陳小華底氣很足,在今年的年會上,陳小華稱將投入超3億美金在到家品牌的推廣上,來逐漸實現到家品牌的打造。
有消息稱,58到家為奪取市場,或重新掀起價格補貼戰。“雖然陳小華對外宣稱補貼無法留住真實用戶,但真正開始市場競爭后價格戰無法避免,雖然不會達到去年最瘋狂的狀態,但是包括消費者、技師的補貼都會再提高。”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前已經進入資本寒冬時期,除了新美大、百度、支付寶這樣的巨頭以外,所有O2O補貼都在大量縮減甚至不復存在,例如滴滴出行的補貼已經降至歷史最低位。
在資本遇冷的當下,投資人開始更為看中O2O盈利能力,畢竟資本已經有上億的資產作為用戶補貼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