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場100多位地方縣長,此次蘇寧農村電商發展戰略的公布,或將進一步激發中國農村市場新一輪的電商經濟發展活力。
“蘇寧線上線下平臺三天銷售600萬斤,不僅解決了蘋果滯銷的問題,還為山東日照、山西祁縣、陜西旬邑縣、甘肅靜寧縣等地果農搭建起了一條走出大山的綠色通道。”
近日“蘇寧農村電商學院成立暨首屆縣域互聯網+流通發展論壇”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演講中通過“四月蘋果電商銷售月”中案例的分享,向現場100多位地方縣長發展農村電商釋放出了強烈的信心。
張近東表示,農村電商是一個十萬億級規模的市場,蘇寧發展“銷售、納稅、就業、服務、造富”在當地的“五當模式”,目標就是希望打造農村經濟發展的電商生態圈,助推各地形成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品牌化和人才專業化的發展。
在張近東看來,優質的培訓資源是農村電商系統發展的關鍵。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有關人員在論壇上表示,整合統籌、開放共享的行業資源將有效助推農村電商的創新發展。可以說此次蘇寧農村電商學院的成立,恰當契合了農村電商發展的火熱局面,蘇寧通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電商發展樣本,這與其互聯網零售能力的鍛造如出一轍,正處于全面開放輸出的階段。
產業化、品牌化和專業化破題農村電商發展瓶頸
農村電商市場雖然廣闊,但是并不代表這條路就暢通無阻。張近東在論壇上指出,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面臨著農產品經營“小而散”、農村物流網絡不健全以及農村電商人才匱乏三大棘手問題。
他表示,發展農村電商是一場長期、系統的工程,蘇寧希望通過互聯網零售CPU的輸出,助推各地形成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品牌化和人才專業化的發展。
張近東在會上順勢宣布了蘇寧圍繞農村電商發展的三大策略。一方面將通過蘇寧易購直營店、中華特色館等渠道反向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與此同時,借助蘇寧大聚惠、蘇寧眾籌等互聯網特色營銷平臺助推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 此外還將通過成立蘇寧農村電商學院推動農村電商人才的專業化發展。
五當模式打造農村經
濟發展的電商生態圈
圍繞農村電商發展,國家近一年來已經陸續出臺了多項電商政策,力挺縣域電商發展。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張近東,也在全國兩會上連續多年直陳農村電商發展建議,并在今年兩會提出《建設教育培訓孵化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提案。
此次蘇寧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的蘇寧農村電商學院,也正是圍繞張近東兩會農村電商提案的一次有效落地。
張近東提出,蘇寧不僅要幫助各地破解農村電商發展難題,還要打造農村經濟發展的電商生態圈。他在會上宣布了蘇寧發展農村電商的“五當模式”,即銷售、納稅、就業、服務、造富的五個“在當地”。他同時提出,今年將投資50億元,再建1500家蘇寧易購直營店和200個線上地方特色館,打造20個“最美鄉村”樣本,將蘇寧在三四級市場的物流覆蓋率,從目前的77%提升至87%,進一步加大蘇寧物流面向農村企業、農村商戶的開放力度,把農產品資源“引流上線”,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渠道。
依托農村電商學院,蘇寧要開展10萬人次培訓
農村電商廣闊的市場空間,顯然讓對于市場機會一直懷有敏銳嗅覺的張近東有著得非常大的興趣,這也是蘇寧農村電商發展能夠成為行業領跑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物流,包括“最美鄉村”在內的這一攬子計劃的實施,也離不開金融、人才等方面資源的支持。這些資源,堪稱決戰農村的戰略性儲備,是重要的糧草。
金融方面,蘇寧同樣會力推配套的任性付、易付寶等金融產品“上山下鄉”,同時為農村電商度身定制易農貸、易創貸和易籌貸三大服務金融產品。另外,蘇寧還將向三四線小微企業開放信息云,助力當地企業更好觸網,實現互聯網+。
針對專業人才匱乏這一真正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瓶頸,張近東表示,蘇寧農村電商學院成立后,依托于該學員和各地分公司、直營店的培訓體系在全國建立,蘇寧將開展涉農電商政策普及、農村電商O2O實踐、中華特色館運營實操、電商運營基礎等課程,計劃2016年開展線上線下農村電商培訓700場,培養農村電商人才超過10萬人次。
業內人士指出,發展農村電商,將返鄉農民培養成電商能手,既可解決農民外出務工的離鄉苦,又為農村經濟發展聚集了人力、人氣。所以,某種意義上,蘇寧農村電商戰略又是一項人才戰略。